日本執政聯盟突然破裂,帶來哪些變數?

熱點問答|日本執政聯盟突然破裂帶來哪些變數

日本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10日與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會面,傳達了公明黨退出執政聯盟的決定。自民黨與公明黨自1999年起組成執政聯盟,一直保持合作關係,此時爲何突然破裂?這會影響高市當選首相嗎?對日本內政外交有何影響?

公明黨爲何退出

當天,齊藤和高市的會面持續約一個半小時。齊藤在隨後的記者會上說,由於未獲得自民黨關於整改“黑金政治”問題的令人滿意的答覆,公明黨將結束與自民黨長期以來的聯合執政關係。齊藤還表示,今後,公明黨在國會中對自民黨“不會一味採取反對立場”,而將根據具體政策內容作出判斷。

對於接下來的首相指名選舉,齊藤表示不會在選票上寫下“高市早苗”,而會將票投給自己。

高市在本月4日舉行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勝出,當選自民黨第29任總裁。對於公明黨的退出,高市在記者會上稱感到非常遺憾。

日本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黨首野田佳彥10日上午曾表示,在自民黨總裁選舉期間,所有候選人都大談“擴大執政聯盟”,但在維持聯盟的問題上,他們對合作了二十多年的夥伴公明黨缺乏應有的重視,這可能是公明黨產生強烈危機感的原因。

會影響高市當選首相嗎

高市早苗要成爲首相還需經過首相指名選舉。雖然公明黨退出執政聯盟將帶來一定變數,但從各政黨在國會的議席數來看,高市仍有較大可能接替石破茂成爲首相。

首相指名選舉分別在國會衆參兩院進行,候選人在第一輪投票中若獲得過半票數即可直接勝出,若無人獲得過半票數,那麼得票數居前兩位的候選人將進入第二輪投票決出勝負,得票多者獲勝。

日本憲法規定,當衆參兩院全體會議在首相指名選舉中出現不同結果時,由衆參兩院議員組成的兩院協議會進行協商。如兩院協議會協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見,則將衆議院的選舉結果作爲國會的表決結果。

根據日本衆議院和參議院官方網站的數據,自民黨當前在衆議院全部465個席位中擁有196席,公明黨擁有24席;自民黨在參議院全部248個席位中擁有100席,公明黨擁有21席。

隨着公明黨退出執政聯盟,自民黨距離在衆參兩院過半數需要達到的233席和125席變得更加遙遠。不過,自民黨在國會仍是最大政黨。如果在野黨無法團結一致,在第一輪投票無人過半數的情況下,高市仍可以在第二輪投票中憑藉多數票獲勝。

對於當前形勢,立憲民主黨表示,只要在野黨團結起來,實現政權更迭不是沒有可能。但立憲民主黨在衆議院只有148席,即便加上公明黨和左翼政黨日本共產黨的席位,也無法超過自民黨。若要扳倒自民黨,立憲民主黨必須獲得日本維新會和國民民主黨兩者中至少一家的合作。然而,這兩個黨派與立憲民主黨的政策主張相差較大,達成合作存在難度。同時,高市也在考慮爭取國民民主黨的支持。高市能否成爲首相,各政黨之間的博弈結果成爲關鍵。

對內政外交有何影響

即便高市成功當選日本首相,由於公明黨退出執政聯盟,高市也將在內政和外交領域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公明黨退出後,若高市無法與其他政黨組建執政聯盟,自民黨將單獨執政,未來推行政策將更加困難,政局動盪恐進一步加劇。即便高市與在衆議院擁有35席的日本維新會組建執政聯盟,加起來的議席數也無法過半。

第二,據日本媒體報道,首相指名選舉或將推遲至本月20日以後,意味着“政治真空”時間延長。按慣例,日本內閣往往在首相指名選舉當天全體辭職,新首相被選出並就任後組建新內閣,完成權力過渡。因此,高市雖已成爲自民黨總裁,但石破茂仍是首相,這一局面在日本也被稱爲“總總分離”局面,即內閣總理大臣(首相)和總裁不是同一人。在這一“政治真空”期間,政府恐難以推出有效政策。

第三,政局不穩定可能會波及日本外交。按計劃,石破茂的繼任者將迎來一系列外交活動。日美雙方正在就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底訪問日本進行協調,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也即將在韓國舉行,日本新首相推遲上任,一系列重要外事活動的準備時間也勢必縮短,可能給日本帶來不利影響。

來源:新華社

記者:陳澤安、李子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