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內羅畢10月11日電(記者嚴鈺景)肯尼亞主流媒體《星報》10日刊發肯尼亞國際關係學者卡文斯·阿德希爾的文章說,隨着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目標日益臨近,中國站在倡導性別平等的前沿,將於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主辦全球婦女峯會。這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峯會彰顯了中國在全球推進婦女權利的堅定承諾。文章摘要如下:
此次峯會不僅將慶祝婦女發展取得的歷史性進步,還將在經濟差距和氣候變化對弱勢羣體的影響等持續挑戰中規劃前進的道路。對中國而言,這不僅僅是一個外交里程碑,更是其國內轉型的體現,性別平等已從一句革命性口號發展成爲國家政策和社會進步的基石。
自1949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將婦女定位爲“半邊天”,並將增強婦女權益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國婦女的發展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中國持續制定實施婦女發展專項規劃綱要,明確階段性目標,系統堅實的政策舉措爲女性保駕護航,將婦女權利納入更廣泛的人權框架。
事實上,全球女性賦權的敘事正在被改寫,不再是西方女權主義的單一敘事,而是多元鬥爭和勝利的交織。在印度洋彼岸,肯尼亞女性正在書寫她們自己非凡的賦權故事,其特點是草根行動主義與憲法創新的有力結合。長期以來,肯尼亞女性一直是經濟的支柱。在這一新敘事中,中國和肯尼亞女性的平行歷程正在成爲強大而相互關聯的進步傳奇,這是相互激勵和共同追求更公平未來的故事。
中國國內的成功範例爲其引領全球婦女發展之路奠定了基礎,尤其是通過雙邊交流輸出專業知識。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蓬勃發展的肯中婦女夥伴關係,這一夥伴關係在肯尼亞總統威廉·魯託今年4月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得到了提升。在致力於構建肯中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下,兩國承諾深化人文交流,包括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開展婦女和青年交流。這些舉措建立在數十年合作的基礎上,涵蓋獎學金和職業培訓等多個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通過不斷深化的肯中合作渠道,兩國婦女正在找到共同的目標。她們不僅交換商品和技能,還交流思想、策略和靈感。她們逐漸認識到,實現性別平等的道路是多方面的,既需要強有力的制度建設,也需要強有力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