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日,工信部正式公示第七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不少北交所公司名列其中。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北交所280家上市公司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已達169家,佔比超六成(60.35%),這一比例不僅遠超其他板塊,更彰顯出北交所作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主陣地的獨特價值。
隨着新上市企業與後備力量的雙重加持,北交所“小巨人”集羣效應持續放大,爲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自2021年開市以來,北交所始終以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爲核心使命,通過差異化制度設計與精準服務,構建起覆蓋企業全生命週期的資本支持體系。數據顯示,北交所“小巨人”企業平均研發強度達6.8%,顯著高於市場整體水平;其業務覆蓋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生物醫藥等20餘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超三成企業產品填補國內技術空白,近五成企業主導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全球前三。
值得關注的是,北交所“小巨人”企業的集聚效應正呈現加速態勢。今年以來新上市的18家企業中,14家爲國家級“小巨人”,佔比達78%;而在審及輔導備案企業中,專精特新企業佔比同樣超過六成,形成“上市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發展格局。政策層面的持續支持爲這一趨勢提供有力保障:北交所近期推出的“深改19條”進一步優化發行上市制度,完善轉板機制,降低中小企業上市成本;多地政府同步出臺專項政策,對北交所上市“小巨人”企業給予最高千萬元級獎勵,推動形成“政策引導-資本賦能-產業升級”的閉環生態。
業內專家指出,北交所“小巨人”集羣的壯大,不僅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生動實踐,更折射出我國中小企業從“單點技術突破”向“系統能力構建”的升級路徑。隨着北交所指數發佈、ETF產品落地等生態完善舉措推進,更多“小巨人”企業將藉助資本市場平臺,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球市場拓展等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助力我國製造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攀升,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構築堅實支撐。(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