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巴菲特時代啓幕,伯克希爾告別“溢價”迎接新常態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據《華爾街日報》消息,隨着95歲的傳奇掌門人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即將在年底卸任首席執行官,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正步入一個深刻的轉型期。這家由“奧馬哈先知”一手構建的投資版圖,不僅在股價上感受到了他即將缺席的寒意,更在企業文化與投資者關係上,面臨着告別“巴菲特溢價”、重塑市場信心的嚴峻考驗。

巴菲特的卸任決定,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資本市場激起了層層漣漪。自5月份股東大會上他宣佈將CEO職責移交給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以來,伯克希爾哈撒韋B類股已下跌12%,與同期上漲21%的標普500指數形成了刺眼的對比。這是自2020年以來,伯克希爾股價跑輸大盤幅度最大的一段時期,清晰地反映出市場對後巴菲特時代的深切憂慮。

這種憂慮的核心,是“巴菲特溢價”的快速消散。長期以來,投資者因巴菲特非凡的選股紀錄、深邃的投資智慧和無可比擬的個人信譽,願意爲伯克希爾的股票支付額外的估值溢價。如今,這份基於個人魅力的信任正在被重新評估。華爾街一些人士已將目光越過短期業績,擔憂公司的長遠未來。Keefe, Bruyette & Woods分析師罕見地將公司評級下調至“弱於大盤”,這一評級在伯克希爾歷史上屈指可數。分析師在報告中列出了多重壓力:財產巨災再保險定價下降,以及利率下行對鉅額現金回報的侵蝕等。報告撰寫人之一邁耶·希爾茲(Meyer Shields)一針見血地指出:“有些人對沃倫·巴菲特抱有極大的信心,對他們而言,投資邏輯始於斯,止於斯。”

告別舊日傳統,企業文化面臨重塑

巴菲特的退休,不僅是一個職位的交接,更標誌着一系列備受珍視的傳統即將落幕。這些傳統,構成了伯克希爾獨特文化的一部分,是無數投資者將其奉爲投資圭臬的精神支柱。巴菲特的助手已向《華爾街日報》證實,從明年起,格雷格·阿貝爾將接手撰寫那封被全球投資者奉爲經典的致股東年度信,並將在奧馬哈主持年度股東大會。而巴菲特本人,這位舞臺中央的絕對主角,將退居一旁,以董事長身份與其他董事同席而坐。

這一轉變,也讓伯克希爾那些“特立獨行”的運營方式面臨新的審視。與絕大多數上市公司不同,伯克希爾從不召開季度業績電話會議,從不發佈業績指引,其財務報表有時基於估計和主觀判斷,對市場而言顯得不夠透明。在過去,巴菲特的個人權威足以讓投資者對這些“特例”予以寬容。但一些分析師擔憂,一旦失去巴菲特的“光環”,投資者可能不再如此包容,屆時伯克希爾是否會爲了迎合市場而增強披露透明度,仍是未知數。

基本面穩固,長期價值獲看好

儘管面臨短期股價壓力和長期文化重塑的挑戰,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商業基石依然堅固。許多資深投資者和長期股東對公司基本面抱有堅定信心,認爲股價的回調更多是技術性的,而非根本性的。

Semper Augustus Investments Group總裁克里斯·布盧姆斯特蘭(Chris Bloomstran)便是其中之一。他指出,在巴菲特宣佈消息的前一天,伯克希爾的市淨率高達1.7倍,遠高於過去十年約1.3倍的歷史均值,股價本身已處於估值過高狀態。他認爲,近期的下跌是市場向合理價值的迴歸,並藉此機會增持了頭寸。“我認爲伯克希爾的股價根本不是因爲那個消息而下跌的,”這位自2000年以來一直參加股東大會的資深投資者說,“在我認識的伯克希爾圈子裏,大家對格雷格只有好評和讚譽。”

同樣,自1988年以來一直持有伯克希爾股票的Northstar Group總裁亨利·阿什(Henry Asher)在股價回調期間也堅定持股。他強調,伯克希爾的價值根植於其旗下衆多優質企業的持續運營能力。“你不會因爲巴菲特不當CEO就取消在Burlington Northern上的貨運,”阿什說,“無論巴菲特在不在,這些業務都將繼續產生鉅額現金流。”這番話道出了伯克希爾的核心價值:一個由強大、穩定的現金流產生業務組成的多元化集團,其生命力早已超越了任何一位個人。隨着巴菲特即將在11月10日發佈他寫給子女和股東的感恩節信,市場正密切關注,看這位傳奇如何爲他輝煌的職業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併爲伯克希爾的平穩傳承開啓新階段。(文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