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億元“準財政”資金到位,預計撬動超7萬億投資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據上海證券報訊報道,記者從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進出口銀行獲悉,總額5000億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於一個月內完成全部投放。這筆被視爲“準財政”的鉅額資金,預計可拉動項目總投資超7萬億元,爲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注入強勁動力。

資金全部到位,聚焦經濟大省“挑大樑”

據瞭解,國開行、農發行、進出口銀行分別完成了2500億元、1500億元和1000億元的投放任務,預計可拉動項目總投資分別爲3.85萬億元、1.93萬億元和1.3萬億元,合計高達7.08萬億元。

在投向上,資金重點向經濟大省傾斜,充分發揮其“挑大樑”作用。國開行向廣東、浙江、四川、上海等12個經濟大省投放1949.5億元;農發行支持浙江、廣東、江蘇等12個經濟大省項目1087.23億元;進出口銀行對經濟總量排名前12位的省份放款金額佔比近八成,有力推動了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撬動民間投資,精準滴灌新興產業

此次“準財政”工具對民間投資的撬動作用尤爲突出。國開行支持民間投資和民間資本參與項目128個,投放685.9億元;農發行支持重點領域民間投資項目52個,金額155.33億元;進出口銀行推動了100餘個民間投資項目落地,放款金額佔比超三成,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

在重點領域,資金投放精準有力。國開行支持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消費領域項目317個,投放980.2億元;農發行支持上述關鍵領域投放項目881個,金額1500億元;進出口銀行推動了150餘個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領域項目落地,放款金額佔比超四成,爲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堅實支撐。

財政金融協同發力,加速形成實物工作量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通過完善新興產業領域基礎性平臺,帶動商業性投資。與以往政策工具不同,財政可能對此工具提供貼息,這體現了財政金融政策的協同效應。

“這能有效降低融資成本,一方面體現政策協同,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加快相關工作推進,較快形成項目投資的實物工作量。”王青分析道。這一創新舉措不僅提升了資金使用效率,更通過財政金融的協同發力,確保了重大項目的加速落地和實施,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長期穩定的資金保障。(文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