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期,理財公司與中小銀行的代銷合作呈現加速態勢,蘇銀理財、寧銀理財、招銀理財等多家公司紛紛宣佈與城商行、農商行等區域性銀行“牽手”。這一“雙向奔赴”的合作模式,正成爲理財公司突破渠道瓶頸、中小銀行轉型財富管理的共同選擇,深刻改變着理財市場的生態格局。
雙向奔赴:理財公司“借船出海” 中小銀行“借梯登高”
理財公司積極擁抱中小銀行,背後是突破增長瓶頸的現實需求。華寶證券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蔡夢苑指出,理財公司直銷渠道面臨成本高、客戶重疊度高的瓶頸,而母行渠道資源有限,必須藉助外部銀行渠道實現更廣泛的客戶覆蓋與業務增長。某國有大行理財公司人士坦言:“有些中小銀行的銷售能力很強,在業內影響力很大,是我們必須開拓的渠道。”
對中小銀行而言,這更是戰略轉型的關鍵一步。在淨息差持續承壓、理財業務監管趨嚴的背景下,未設立理財公司的中小銀行需在2026年底前清理存量理財業務。拓展代銷業務,成爲其優化收入結構、向“輕資本”模式轉型的突破口。成效已然顯現,常熟銀行今年上半年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同比增長逾600%,代銷理財規模激增。

渠道下沉:從大行覆蓋到縣域深耕
理財公司的代銷網絡擴張正呈現出清晰的“下沉”路徑。某股份制銀行理財公司負責人表示,在完成對大行及股份制銀行的覆蓋後,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公司持續向城農商行擴容,今年以來新增的近30家代銷機構均爲中小銀行。
這種下沉策略旨在激活更廣闊的市場潛力。蔡夢苑分析,理財公司的代銷策略呈現出三大特徵:一是全面覆蓋國有大行與股份制銀行,提升產品觸達廣度;二是深入拓展城商行與農商行,覆蓋三、四線城市及縣域市場;三是補充互聯網銀行渠道,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生態。
監管護航:規範合作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隨着代銷合作日益深化,監管層也及時出臺政策爲行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今年3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商業銀行代理銷售業務管理辦法》,對代銷機構資質、合作內容、銷售管理等細節進行了明確規定,爲雙方合作劃定了清晰的“跑道”。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全市場已有569家機構代銷理財公司產品,較年初增加7家。雲南信託研報認爲,豐富的代銷渠道有助於理財公司降低資金波動性,貼近市場需求進行創新,並提升品牌形象和抗風險能力。
展望未來,理財公司與中小銀行的合作有望不斷深化。這不僅是簡單的渠道拓展,更是一場圍繞客戶、產品與服務的深度協同,將爲財富管理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推動整個行業向更加多元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