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如今,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正以鮮活實踐,書寫着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篇章。這裏的一企一策、一窗一崗、一區一業,都成了“優質營商環境”的生動註腳,讓“伊金霍洛旗”不再僅是地名,更化作承載服務溫度、飽含發展活力的形容詞,定義着政企“共生共榮”的美好模樣。
立體式服務,讓營商環境“鮮活”起來
伊金霍洛旗以“立體式服務”爲抓手,讓營商環境在全鏈條、多維度的服務中“鮮活”起來。從企業落地前的政策精準推送,到建設中的要素全程保障,再到投產後的跟蹤培育,構建起覆蓋企業全生命週期的服務體系。六百年“新廟炒米”技藝通過政策扶持實現標準化生產,帶動120名村民人均年增收1.2萬元;蒙蘇經濟開發區零碳產業園爲氫能、光伏等企業提供全流程落地服務。
政企互動以情感共鳴深化服務認同,成爲營商環境的“柔性黏合劑”。“政企早餐會”上,企業家們與各部門人員圍坐交流,在茶香中破解發展難題;每年開展“政企面對面”“政策進園區”等活動,讓企業在看得見、摸得着的服務中感受到營商環境的溫度與活力,真正讓“鮮活”成爲伊金霍洛旗營商環境的鮮明標識。
嵌入式融合,讓政企情誼“綿長”下去
在“會員走訪日”活動中,通過設計政策解讀、現場辦公等政企參與環節,將企業從“等待者”轉變爲“參與者”,使企業在深度互動中感知政務服務的高效便捷。
企業沙龍活動中,以“大中小微”共議形式構建跨越規模、行業的合作紐帶,交流中“園區連着市場,你我共拓未來”的共識,將個體發展昇華爲區域產業協同發展,使“親清政商關係”從理念變爲可感可觸的實踐成果。
新質生產力發展,讓營商實效“真切”可見
2025年全旗實施重點項目257個、總投資2446.3億元,以“延鏈補鏈”思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內蒙古鎔鋰165億元高端石墨材料項目落地,填補園區負極材料空白;隆基5GW光伏組件、氫能裝備製造等項目加速推進,聯動12條產業鏈。2025年力爭新落地項目超30個,到位資金140億元,同比增長20%,以項目建設成效彰顯營商環境吸引力。
依託智慧平臺,特色產品加工、電商銷售與物流配送無縫銜接。伊泰集團智能溫室在沙地種植供港澳蔬菜,通過“企業+嘎查”合作模式,集體經濟年收益增長30%;蘇布爾嘎鎮敏蓋絨山羊園區引入物聯網溯源系統,牧民通過合作社平臺物流效率提升80%。優質營商環境正轉化爲企業發展的強勁動能,爲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鮮活樣本。
精細化治理,讓服務溫度“可感”可觸
依託“伊先辦”智慧化平臺,建立起順暢高效的“網格吹哨、部門報到”響應機制,打通信息壁壘,實現民生需求從感知到化解的全鏈條管理,累計辦結民生實事1.2萬件。創新的“1+1+N”聯戶長模式,覆蓋全旗3827個微網格,將服務觸角延伸至每家每戶,推動資源在網格下沉、問題在源頭化解,事件辦結效率顯著提升達60%,切實釋放了治理體系的基礎效能。
成功打造“專職+兼職+職能”三維融合調解體系。整合社區賢達、法律顧問與專業人士等多方智慧,構建起層次分明、覆蓋面廣的專家人才庫,有效融合了制度力量、社會力量與專業力量,使得基層調解工作既握準專業準心,又蘊含鄉土溫情。常態化舉辦“政企對接會”“政策宣講會”等參與性活動,讓政企雙方在“共商發展、共破難題”的務實氛圍中凝聚合力。
當越來越多的“伊金霍洛旗實踐”成爲優質營商環境的“通用表達”,這裏的每一次對接、每一項服務、每一個項目、每一處場景,都在把“伊金霍洛旗”這個地名,淬鍊成“高效服務”的形容詞,讓“政企同心共促發展”,從理念照進現實,從現實長成動能。(來源:伊金霍洛旗融媒體中心 張俊英 楊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