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9月新登記私募機構共計14家,其中證券類私募10家、股權類私募4家,證券類私募登記數量超過股權類私募。縱觀前三季度,除9月外,股權類私募月度登記數量均高於或持平於證券類私募。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新登記私募共計116家,其中證券類44家、股權類72家。與2024年同期相比,私募登記總數增加5家(2024年同期111家,證券類35家、股權類76家),但與2023年同期的381家(證券類145家、股權類233家)和2022年同期的1020家(證券類452家、股權類560家)相比,呈現下降趨勢。私募登記數量從2022年的超千家驟降至近兩年的110家左右,今年三季度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顯示行業已告別高速擴張期,進入總量嚴控、提質增效的存量優化階段。這一變化被認爲是監管政策與市場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總量嚴控的背景下,新設私募機構呈現出精英化、專業化特徵,尤其在9月登記的證券類私募中,核心高管團隊普遍具備量化背景。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9月共有652傢俬募新備案1028只產品,其中股票策略產品668只,佔比超六成。新備案量化產品共計364只,佔總備案數量的35.41%,其中股票策略產品257只,佔比達70.6%。從二級策略看,量化多頭產品備案最多,達166只,股票市場中性、量化CTA產品分別備案69只和45只。值得注意的是,量化產品月度備案佔比雖從1月的38.42%升至7月的47.77%,但在8月回落,9月降至35.41%,低於年初水平。業內人士認爲,這反映的是市場環境與風險偏好的階段性調整,量化策略仍聚焦權益市場,顯示長期看好A股超額收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