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日前,摩根士丹利發佈報告稱,9月外資淨流入中國股市46億美元,創下自2024年11月以來的單月最高水平。其中,被動型基金淨流入額達52億美元。截至9月30日,今年以來外資被動型基金累計淨流入額已達180億美元,遠超2024年全年70億美元的水平。
從行業板塊來看,與上月相比,主動型基金經理顯著增倉了半導體板塊,同時減倉了保險及耐用消費品與服裝板塊。
值得注意的是,據方正證券研報統計,9月份港股市場主要寬基指數繼續收漲,其中恆生科技指數累計漲13.9%,在其統計的全球主要股指中大幅領漲。10月3日,港股市場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股價創歷史新高。截至收盤,中芯國際股價爲90.9港元/股,上漲1.39%;華虹半導體股價爲87.5港元/股,上漲2.1%,年內漲幅分別爲185.85%、304.16%。
方正證券認爲,政策利好不斷釋放,A股、港股市場信心顯著回升;南下資金仍在持續加速流入港股市場,疊加美聯儲降息週期開啓,港股流動性環境有望進一步受益。
展望十月,銀河證券研報認爲,A股和港股市場可能受益於長期政策佈局、密集的產業催化事件以及相對寬鬆的流動性環境。A股的機遇可能更多集中在科技成長領域,而港股則受益於獨特的市場結構和外部流動性預期。招商證券研報則表示,無論是從政策預期還是業績表現,以AI算力、半導體自主可控、固態電池、商業航天、可控核聚變爲代表的八大賽道依然是當前的重點。交銀國際也在研報中提到,美聯儲降息環境下科技股估值修復邏輯進一步強化,南向資金對港股科技等高景氣度板塊的配置需求保持強勁。AI產業鏈相關標的受益於全球科技巨頭資本支出,特別是算力投入持續增長。(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