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日前,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天津監管局、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等多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不動產信託財產登記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宣佈將開展不動產信託財產登記試點,並將盤活存量資產明確爲不動產信託的核心應用場景;除傳統不動產轉入信託模式外,創新增設“受託人購買不動產”方式,有效兼顧存量盤活與增量創造。
此次《通知》的發佈,也標誌着繼北京、上海、廣州、廈門之後,天津成爲第5個開展不動產信託財產登記試點的城市。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一創新制度融合金融與房地產領域,有望成爲財富管理與傳承的有力工具;且從此前已開展不動產信託登記制度試點的反饋來看,各地積極響應,社會各界充滿期待。
上述人士還提到,從信託本質來看,房產作爲傳承和管理的重要財產類型具有長期屬性,其保值增值不僅關乎委託人和受益人的切身利益,更考驗受託人的房產管理能力。房產對委託人尤其是普通百姓來說,往往是畢生積蓄,寄託着生活保障與未來期望。
將如此重要資產託付給信託公司,在不動產信託中,受託人贏得委託人信任是基礎,而信任的建立需長期培育和完善的機制支撐。近年來,信託行業“三分類”轉型穩步推進,爲贏得信任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