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 記者 陳超】在商業地產市場整體趨緩的當下,寫字樓市場正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格局。多家房地產服務機構數據顯示,多地寫字樓租金持續承壓;然而,北京市場卻展現出不同景象,2025年第三季度甲級寫字樓淨吸納量創下新高,尤其以科技創新企業爲需求主體的中關村子市場表現亮眼。
在此市場分化的節點,位於北京CBD核心區的Z3超甲級寫字樓項目正式亮相。這究竟是逆勢下的自信,還是一場冒險?記者帶着疑問走進了項目會場。
會議伊始,項目公司董事長李宏介紹了背後的“豪華陣容”:開發方爲北京金通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由普洛斯、中金公司、香港置地三家機構共同投資,設計則交由福斯特建築事務所(Foster + Partners)操刀。該事務所的作品,如蘋果飛船總部大樓、大疆天空之城等,已是廣爲人知的全球地標。
然而,明星團隊的背書能否直接轉化爲市場競爭力?福斯特建築事務所的孫晨星似乎意識到了現場的疑慮。他沒有率先展示硬件參數,而是從辦公場景的演變切入反思:“過去五十年,辦公場所一直受制於科技限制,人在其中往往感到不適;即便現在,多數寫字樓仍難逃擁擠、嘈雜的困境。”他表示,Z3的設計核心是瞄準Z世代,打造一個“集體驗、靈活、社區於一體的融合空間”。
這番話確實點出了行業痛點。當拼多多、字節跳動等80後創始人已擁有專屬總部,宇樹科技、智元機器人等90後創業者正成爲需求新主力時,一個關鍵問題浮現了:這些通常偏愛中關村園區式辦公的科技公司,爲何要選擇CBD的超甲級寫字樓?
孫晨星給出的答案是“靈活與融合”。據其介紹,Z3規劃了約16%的物理可變空間,交付時無固定走廊,可靈活適配從共享辦公到傳統總部的多種模式,並能提供三層連層的“空中總部”。共享配套的配比也提升至約10%,涵蓋劇院、健身中心等設施,“這些是從與谷歌、亞馬遜等企業的合作中觀察到的趨勢”。
爲吸引注重體驗的科技企業,項目在細節上進行了諸多考量:1.9米寬的超大玻璃旨在實現270度觀景,雙中空玻璃用以隔絕東三環的噪音,屋頂的“第五立面”設計則將光伏發電功能與美學結合。項目亦已申請綠建三星、LEED鉑金等可持續認證。
對於“爲何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投資”的提問,股東方代表強調了資源的協同效應:普洛斯的產業運營經驗、中金公司的金融資源與香港置地的商業運營能力,試圖形成“投資-建設-運營”的閉環。
Z3項目目前已接近幕牆封閉,預計2026年年中完成竣工驗收。這座位於東三環與長安街黃金交匯處的建築,其提出的“人本”理念能否真正打動目標客羣,跨越租金成本等現實障礙,最終成爲“未來辦公的引擎”,仍需等待市場的檢驗。它的探索,爲正處於分化與迷茫期的寫字樓市場提供了一個值得觀察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