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A股上市銀行2025年中期分紅計劃正穩步推進,以實際行動回饋投資者,彰顯發展信心。銀行板塊的中期分紅潮湧現,成爲資本市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中期分紅密集兌現
進入9月份,上市銀行中期分紅進入密集兌現期。繼常熟銀行、民生銀行、蘇農銀行等3家銀行於月初完成分紅派發後,滬農商行與長沙銀行也緊隨其後。根據公告,滬農商行此次每股派現0.241元,分紅總額達23.24億元;長沙銀行每股派現0.20元,分紅總額8.04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長沙銀行自上市以來首次實施中期分紅。
從整個銀行板塊來看,中期分紅的陣容堪稱豪華。截至9月22日,已有17家A股上市銀行披露了2025年中期利潤分配方案。其中,六大國有商業銀行是分紅的主力軍,雖然尚未實施,但其擬派發的中期分紅金額均超百億元。從分紅比例看,六大行普遍維持在30%左右,展現了國有大行穩健經營和持續回報股東的擔當。
多家銀行首“嚐鮮”
2025年,上市銀行中期分紅的參與範圍和積極性顯著提升,正逐漸變爲行業“新風尚”。在已披露方案的17家銀行中,多家區域性銀行均爲上市以來首次推出中期分紅計劃。
對此,業內專家認爲,這背後是銀行經營狀況、公司治理和市場信心的多重體現。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高政揚表示,銀行業績逐步回暖,爲中期分紅提供了充足的利潤空間,這本身就體現了銀行對自身經營能力和未來盈利穩定性的堅定信心。同時,這也是銀行優化公司治理、高度重視投資者回報的積極信號。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楊海平則從市值管理角度分析指出,實施中期分紅提高了分紅的可預期性,是銀行通過積極分紅來提振投資者信心、管理自身估值的主動作爲。當前上市銀行盈利表現較好,也爲開展中期分紅奠定了堅實基礎。
可持續性獲看好
中期分紅的普及,不僅爲投資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回報,其可持續性也獲得了業內人士的普遍看好。高政揚認爲,此舉有利於提升投資者回報,增強上市公司對長期資金的吸引力,進而推動形成良性的市場循環。
展望未來,多位專家認爲,隨着宏觀經濟持續向好,銀行業盈利能力有望穩步改善,爲分紅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提供支撐。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我國經濟持續向好爲銀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有助於提升銀行經營業績,從而爲分紅規模擴大提供更大空間。隨着銀行息差壓力逐步緩解,以及財富管理等非息收入的持續增長,銀行業的盈利穩定性將進一步增強。(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