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7月25日,據CNBC等媒體消息,美國當地時間週四,英特爾公佈了第二季度業績報告,儘管營收超出華爾街預期,但新任首席執行官陳立武宣佈大幅削減芯片工廠建設等戰略調整舉措後,盤後交易中公司股價下跌約5%。
從財務數據來看,英特爾第二季度表現有喜有憂。每股收益方面,調整後每股虧損10美分;收入達到128.6億美元,高於預期的119.2億美元。不過,公司公佈第二季度淨虧損29億美元,合每股虧損67美分,而去年同期淨虧損16.1億美元,合每股虧損38美分。英特爾解釋稱,由於一項8億美元的減值支出“與未確定再利用的多餘工具有關”,導致每股收益與分析師預期不符,調整約20美分。
對於第三季度,英特爾給出了較爲樂觀的預期。預計營收爲131億美元(位於預期中值),而分析師平均預期爲126.5億美元;預計盈利將實現盈虧平衡,分析師預期每股收益則爲4美分。
自三月份陳立武出任首席執行官以來,這是英特爾發佈的第二份報告。陳立武承諾將使英特爾的產品再次具有競爭力,減少官僚主義和管理層級,其中就包括大幅削減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員工。在週四發佈的致員工備忘錄中,陳立武表示上任後的頭幾個月“並不輕鬆”。公司已“完成大部分”裁員計劃,裁員人數佔員工總數的15%,並計劃在今年年底將員工總數控制在7.5萬人。此前英特爾曾表示,計劃在2025年將運營支出削減170億美元。
在開支削減舉措中,英特爾成本高昂的代工部門成爲重點。該部門爲其他公司生產芯片,目前仍在尋找大客戶來支撐業務。數據顯示,其代工業務營收爲44億美元,運營虧損卻高達31.7億美元。基於此,英特爾已取消了計劃在德國和波蘭建設的晶圓廠項目,並將整合其在越南和馬來西亞的測試和組裝業務。同時,公司將放緩在俄亥俄州建設尖端芯片工廠的步伐,具體取決於市場需求以及能否爲該工廠爭取到大客戶。陳立武在備忘錄中直言:“過去幾年,公司投資過多、過快,而需求不足。在此過程中,我們的工廠佈局變得不必要地分散,利用率也不足。”他還強調,公司即將推出的芯片製造工藝(稱爲14A)將根據已確認的客戶承諾進行打造,“不再有空白支票。每項投資都必須具有經濟意義。”
從業務部門表現來看,英特爾客戶端計算部門主要負責銷售個人電腦的中央處理器,第二季度銷售額爲79億美元,同比下降3%。數據中心業務部門收入增長了4%,達到39億美元,該部門包括一些人工智能芯片,但主要爲服務器中央處理器。陳立武在備忘錄中寫道,英特爾希望重新奪回數據中心芯片的市場份額,並正在尋找該業務的永久領導者。目前,長期競爭對手AMD越來越多地從雲客戶那裏贏得服務器業務,給英特爾帶來不小壓力。
此外,陳立武還表示將親自審查和批准所有芯片設計,然後才進行流片(新芯片製造前設計過程的最後一步),以加強對芯片設計的把控。
截至週四收盤,英特爾股價今年上漲了約13%,然而2024年卻暴跌了60%,創下有記錄以來表現最糟糕的一年。此次新CEO上任後的一系列戰略調整,能否助力英特爾扭轉局勢,重新在芯片市場佔據有利地位,市場正拭目以待。(文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