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5月26日,美元指數與人民幣匯率走勢備受矚目,同時穆迪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的維持決定及財政部回應也成爲市場焦點。
當日,美元指數盤中跳水至98.6921,創三週新低。受此影響,在岸、離岸人民幣匯率雙雙上揚,離岸人民幣(CNH)一度升破7.17關口,最高觸及7.16155元,創2024年12月以來新高,且自上個月以來,離岸人民幣在1個多月內跌幅超2500個基點。市場分析認爲,自穆迪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後,市場對美國雙赤字擔憂加深,美聯儲官員謹慎言論打壓市場情緒,預計政策暫停將延續至7月會議,美元開啓新一輪跌勢。此外,美聯儲最新會議紀要釋放“鷹派觀望”信號,降息預期推遲至9月,美國4月耐用品訂單數據不及預期,也導致美元短期獲利回吐。
機構方面,高盛外匯策略團隊指出,若美元指數持續回落,人民幣短期或測試7.15阻力位,但下半年走勢仍需觀察中美貨幣政策分化程度。近期,中國央行通過逆回購、MLF等工具維持流動性寬鬆,疊加穩增長政策提振市場信心,中美利差預期收窄,部分做空人民幣的套利資金加速離場。中金公司表示,企業結匯需求季節性回升及央行穩匯率工具儲備充足,人民幣貶值壓力已顯著緩解。
同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發佈報告,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爲“A1”,但展望仍爲“負面”。穆迪稱,中國經濟增長面臨房地產調整和地方債務風險等結構性挑戰,不過短期內大規模財政刺激和央行支持“提供了緩衝”。
財政部回應稱,去年四季度以來,中國政府實施一攬子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經濟指標回升向好,市場預期和信心穩定,債務中長期可持續性增強,穆迪作出維持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穩定的決定,是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的正面反映。
上述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前,全球經濟發展面臨動能不足、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國際經貿秩序動盪不居等多重風險挑戰,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增加。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實現良好開局,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生產和消費需求穩中有升,經濟運行穩定性、協調性持續增強,充分展現出強勁韌性和蓬勃活力。
“下一步,一系列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還將協同發力、持續顯效,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上述有關負責人稱。(陳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