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記者 田剛】5月21日,香港立法會宣佈《穩定幣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通過。以該條例爲基礎,香港將正式設立法幣穩定幣發行人的發牌制度,成爲中國香港地區推進穩定幣發行的又一里程碑。
截至目前,美國、歐盟、英國、日本、新加波都開展了將穩定幣作爲支付手段的嘗試。中國香港作爲亞洲金融創新的前沿地區,特區政府也於2023年12月宣佈,擬訂立新法例來實施法幣穩定幣發行人發牌制度,並不斷取得進展。
作爲2024年7月入選香港金管局公佈的首批“穩定幣沙盒”參與者之一的京東幣鏈科技,也爲此做出了多項業務層面的儲備與積澱,近日,針對此次《穩定幣條例草案》通過的行業意義,京東幣鏈科技CEO劉鵬接受了記者採訪。
里程碑:虛擬資產正式納入法治監管體系
據瞭解,穩定幣是一種與某些穩定資產掛鉤的數字貨幣,由於價格波動較小,更適合用於日常交易和支付。
國盛證券日前在題爲《星火燎原,漸入佳境》的研究報告分析認爲,穩定幣指的是價值錨定各類法幣的加密貨幣,作爲區塊鏈上的資產,穩定幣的其優勢是可以與加密貨幣項目在區塊鏈基礎設施層面深度融合,有非常好的網絡擴展性;隨着美國、中國香港等地傳統金融機構發力RWA領域,推動了穩定幣在傳統支付市場應用的探索與深入。
劉鵬同樣認爲,穩定幣本質上也是一種加密貨幣,利用分佈式賬本或區塊鏈技術,並與法定貨幣或其他儲備資產掛鉤。但與傳統加密貨幣相比,穩定幣既具備數字資產的技術優勢,又彌補了其他加密貨幣波動較大等問題,能夠更好地實現價值尺度、支付手段等基礎貨幣屬性,因此在支付領域中非常快的嶄露頭角。
針對此次《穩定幣條例草案》通過的行業價值,劉鵬認爲《穩定幣條例草案》三讀通過,標誌着將穩定幣這一虛擬資產正式納入法治監管體系,是全球加密貨幣產業的重大里程碑式的事件,爲香港穩定幣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
產業鏈:更高效、更經濟、更安全的支付基礎設施
據劉鵬介紹,在京東集團海外業務發展戰略的指導下,京東幣鏈科技團隊發現通過區塊鏈技術發行支付型穩定幣,不僅可以解決自身跨境結算所遇到的問題,也可以有效地服務其他企業和實體經濟。在香港政府大力扶持Web3產業的背景下,京東幣鏈科技第一時間在香港發起牌照申請工作,通過約一年的努力,獲得監管的認可併成爲香港穩定幣發行人沙盒的參與者,目前正積極與香港金管局及其他區域的監管展開密切的溝通及合作,推動京東穩定幣業務在全球合規展業。
劉鵬還提到,當前京東穩定幣還沒有正式發行,目前已經進入沙盒測試第二階段,將面向零售和機構提供移動端及PC端應用產品,測試場景主要包括跨境支付、投資交易、零售支付等。“特別是在跨境支付場景中,我們具備速度快的特點,交易速度從天縮短到分鐘、甚至是秒級”,劉鵬提到:“其次是成本低,減少了中間環節和交易費用,可以節省跨境支付成本;體驗好,能夠進行全年不中斷的支付服務等優勢。這使它非常適合目前的國際貿易結算應用。”
此外,劉鵬表示京東穩定幣定位不侷限於服務京東自身生態,而是致力於爲全球的企業及個人提供更高效、更經濟、更安全的支付基礎設施,因此期待更多優質合作伙伴加入進來,共建穩定幣生態,共享Web3產業的發展機遇。
監管框架:合規安全需依託立體化風控體系
具體到穩定幣的監管體系,劉鵬強調,合規安全是市場接受和認可京東穩定幣的基礎,也是穩定幣展業的優勢之一。
他解讀稱,《條例》提供了一個具體的監管框架,主要包含幾個方面:一是強化儲備管理,強調持牌發行者需建立一個穩健的儲備機制,以確保穩定幣儲備資產優質、高流動性,且確保按面值能及時贖回穩定幣;二是重視投資者保護,穩定幣持有者有權向發行者按面額贖回穩定幣,且需要在合理的時間內處理;三是全面風險管理,遵守反洗錢和風險管理措施、披露義務、審計要求和關鍵人員的適當性標準。
金杜律師事務所亦撰文指出,香港的穩定幣監管制度在各主要方面都與香港的儲值支付工具(SVF)監管框架相似,且與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BCBS)最近修訂的屬於“第1b組加密資產”的穩定幣審慎監管標準保持一致,此類加密資產在巴塞爾加密資產標準下享有更爲友好的資本和監管要求。香港的穩定幣監管制度也與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就全球穩定幣安排提出的政策建議存在相同之處。
劉鵬還表示,京東幣鏈科技將嚴格遵循香港及其他監管區域穩定幣條例、反洗錢條例以及相關監管法規,通過三道防線的機制保障安全與合規,建立涵蓋鏈上追蹤、實時交易監控、全額儲備資產託管、第三方審計、智能合約審計等措施在內的立體化風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