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芸科技:研發強度與財務健康的戰略平衡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聯芸科技(688449.SH)作爲國際少數掌握數據存儲管理芯片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於2024年11月29日在科創板掛牌上市。近期,公司披露了2024年一季報並召開了投資者說明會,相關數據顯示:營收同比增長11.19%至2.41億元,研發投入佔比飆升60.36%,創單季新高,引發了市場對其短期盈利能力的關注和討論。

研發投入:階段性峯值與長期均衡

對比歷史數據,2020-2024年公司年度研發費用率穩定在26.74%-44.10%區間(均值35.50%),2024年第一季度爲43.35%,而2025年第一季度的60.36%顯著偏離這一趨勢。聯芸科技表示:因產品流片的費用支出大幅增加,本季度研發投入較上年同期增長了54.81%所致。

分析認爲,聯芸科技的研發費用異常增長源於芯片項目的集中流片支出,屬於階段性現象;隨着產品進入量產,研發強度有望回落至長期均衡水平。2024年或將成其“技術紅利”釋放的關鍵拐點。

技術轉化:商業化落地加速

僅2024年度,聯芸科技研發投入4.25億元(同比+11.98%),研發團隊540人(碩博佔比超60%),新增申請發明專利65件,累計授權79件。深厚的技術儲備獲將成爲其穿越行業週期的核心護城河。聯芸科技2024年度的技術突破和商業化落地集中體現在:

存儲主控芯片領域:首款PCIe 5.0主控芯片成功量產流片並實現小批量銷售,第二款同規格芯片完成MPW流片並進入驗證階段;UFS 3.1主控芯片實現量產流片,嵌入式固件開發有序推進。同時,公司基於市場需求推出覆蓋SATA、PCIe 3.0/4.0/5.0的全系列SSD解決方案,已在多家頭部模組及品牌廠商實現量產,形成兼具競爭力的產品矩陣。

在市場表現方面,聯芸科技數據存儲主控芯片在消費電子、企業級和工業級三大市場齊頭並進:消費級產品成功打入頭部筆電供應鏈,企業級SATA主控芯片獲得主流服務器廠商和系統廠商的認可,並實現規模商用;工業級產品也已完成 SATA、PCIe 3.0 及 PCIe 4.0 主控芯片的全平臺佈局。這種全方位的市場突破,使得數據存儲主控芯片2024年度的業務營收同比增長25.42%,達到9.2億元。

AIoT感知信號領域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新一代感知信號處理芯片量產,並實現客戶導入;同時,新一代車載感知信號處理芯片也完成量產流片。

在市場拓展方面,公司採取"存量深耕+增量突破"的雙輪驅動策略,在鞏固現有客戶合作的基礎上,積極開拓新客戶,並在LED大屏、OTT盒子及工業控制等消費級與工業級物聯網行業取得了突破。這一系列成果直接反映在財務表現上,2024年AIoT業務營收達2.51億元,實現73.61%的同比高速增長,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市場潛力。

這種"研發投入-技術突破-商業變現"的良性循環,爲聯芸科技業績的可持續增長奠定基礎。

財務架構:低負債模式下的增長韌性

相較於同行30%-60%的資產負債率,聯芸科技2024年末負債率僅爲18.05%,上市後現金儲備更增至11.82億元;“輕資產+高流動性”的財務結構,使其在行業週期波動中展現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爲應對行業週期波動提供了充足安全邊際。

另外,聯芸科技2020-2024年銷售收入的年複合增長率爲36.6%,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2025年第一季度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率11.19%,且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同比縮減96.1%,實現大幅改善,呈現"高成長+低槓桿"的優質特徵。另外,聯芸科技在業績說明會上強調,公司管理層通過精細化現金流預測和動態監控,確保資金高效配置,同時嚴控非必要支出,加速回款,以保障短期流動性安全。

隨着技術紅利進入兌現期,聯芸科技在數據存儲主控芯片領域的全平臺佈局,以及AIoT領域客戶導入的加速,將持續強化其產業鏈卡位優勢。而低於同業的負債水平和充裕的現金儲備,不僅爲後續研發提供安全墊,更賦予其在行業低谷期的逆勢擴張能力。

聯芸科技在研發投入與財務健康之間的戰略平衡,展現出硬科技企業的典型發展路徑——以高強度研發構築技術壁壘,同時依託低槓桿財務架構抵禦行業波動。短期來看,2025年一季度研發費用率的躍升雖對利潤形成壓力,但PCIe 5.0、UFS 3.1、新一代感知信號處理芯片等高端芯片的集中突破,正加速打開數據存儲和AIoT市場的增量空間;長期而言,其"技術商業化+財務穩健性"的雙輪驅動模式,已逐步形成"研發投入→專利積累→產品落地→現金流反哺研發"的良性閉環。

隨着技術紅利進入兌現期,聯芸科技在數據存儲主控芯片領域的全平臺佈局,以及AIoT領域客戶導入的加速,將持續強化其產業鏈卡位優勢。而低於同業的負債水平和充裕的現金儲備,不僅爲後續研發提供安全墊,更賦予其在行業低谷期的逆勢擴張能力。

未來,若公司能維持當前技術轉化效率,並進一步優化研發支出的階段性波動,其"高成長性"與"低風險性"並存的稀缺特質,或將在資本市場獲得更顯著的溢價體現。(一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