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多個圍繞“中國古代服飾”的專題展覽相繼推出,觀者雲集,頗受歡迎。如2021年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展”是首個服飾類通史展,通過文、圖、物及復原服飾,系統呈現中國古代服飾變革;2020年山東博物館“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和2022年孔子博物館“齊明盛服——明代衍聖公服飾展”,展出了珍貴的孔府舊藏傳世明代服飾,備受矚目。
今年6月,兩個重量級服飾主題展覽亮相北京:一是故宮博物院和嘉德藝術中心聯合主辦、瀋陽故宮博物院特邀支持的“國採與宮色——清代宮廷織繡服飾色彩展”,從服色視角探究宮廷禮與俗;二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北京服裝學院聯合主辦的“五彩錦簇——中華服飾文化展”,從“民族服飾”“服飾保護”“服飾復原”和“服飾創新”4個板塊,全面展現中國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服飾形態及服飾相關非遺技藝。
服飾主題展覽緣何在當下廣受關注?中華傳統服飾又何以讓今人心動神馳?筆者嘗試從各大服飾主題展覽中探尋一二。
映照“多元一體”文明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國素有“衣冠王國,禮儀之邦”的美譽,服飾自古就是“以禮治國”的重要載體,是“載美好,寓吉祥”的重要昭彰,也是“揚文化、鑑文明”的重要媒介。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服飾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的表現形式之一,承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
隨着時代發展,中華衣冠雖然歷經多次變革,但蘊含其中的先民理念與智慧卻沿襲至今,代代相傳。人們得以透過服裝中的符碼洞見中華民族世代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審美觀。
在“五彩錦簇——中華服飾文化展”中有這樣一些鮮活的案例。比如一件20世紀的西藏藏袍與一件西漢長壽繡直裾袍(復原件)整體形制非常相似,都是交領右衽,在領口、袖口、底擺、側邊均有較寬的緣邊。兩件服裝雖然在時間上相距約2000年,在地域上相隔近4000公里,卻似同根同源。同樣的案例還有該展中的元代龍鳳紋織金錦辮線袍與明代香色雲鶴紋綢貼裏(復原件)。辮線袍是元代蒙俗服飾,因騎射之需,在服裝腰部橫向施以辮線,下裳打有細褶。貼裏是明代的漢族服飾,其腰部設計也有同樣的細褶,俗稱“襞積”。
歷史的更迭與民族的融合,使中華服飾形制有所改易,但蘊含其中的中華文明符碼始終一脈相承。中華服飾成爲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百川歸海”的物質性映照。
服飾文化“活起來”
在“五彩錦簇——中華服飾文化展”中,一套端莊典雅的女子衣裙引人注目——黑色緞地立領對襟衣,上繡團鶴與海水江崖紋;紅色緞地馬面裙,其上刺繡有朵花散佈於仙鶴周圍。
近年來,以馬面裙爲主的傳統服飾火爆國潮市場,受到年輕人追捧,中華傳統服飾審美再次展現了穿越時空的巨大魅力。這也是中華傳統服飾文化傳續與守正創新的實踐結果。守正,就是要守好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的本與源、根與魂;創新,就是要推動中華傳統服飾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如果說紡織服飾考古與修復是讓文物“活下來”,那麼服飾復原研究與傳承創新則是讓文物“活起來”。服飾類主題展覽讓中國傳統服飾能夠被大衆“看得到”,馬面裙等服飾的流行則讓傳統服飾被大衆“摸得着,穿得上”。中華傳統服飾變得可知可感,不僅愉悅身心,亦浸潤心靈。
隨着傳統服飾單品市場火爆、展覽火熱,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服飾背後的文化意涵,溯源探問:馬面裙上的圖案代表着什麼?馬面裙在歷史上都有哪些人穿過?中國裙的歷史有多久遠?除了馬面裙,還有什麼其他形制的裙?中國服飾除了衣裙組合,還有什麼經典配伍?服飾與人、社會、國家有着怎樣的互動關係……這些由點到線的思考,讓人們逐漸建立對中華服飾文化譜系的系統認知,進而推動傳統服飾文化長久流傳。
探源問道承古開今
各類服飾主題展覽爲人們探源問道提供了契機。在“五彩錦簇——中華服飾文化展”中,除了馬面裙,還有各民族豐富的百褶裙、鳳尾裙等形制,長短不一,材料多元,工藝多樣。在“衣冠大成——明代服飾文化展”和“齊明盛服——明代衍聖公服飾展”中,不僅可以看到明代馬面裙與交領衣、豎領衫、圓領袍等各種服飾組配,還可以發現馬面的形制也用於明代男子朝服上。在“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展”中,觀衆於大歷史視野中,瞭解到中華服飾形制除“衣+裙”組合,還有“衣+褲”、袍衫等服飾配伍。
作爲衣冠大國,中華服飾在兼容幷蓄中融合發展,歷朝歷代服飾樣式各異、紋飾精美、工藝精湛,蘊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歷史上多樣化的服裝服飾,反映出中華民族與生存環境的深入互動。從這些服裝服飾中可以直觀地看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比如材料的選擇和工具的創造;還能借此透視自古以來中華服飾文化獨特的表達方式,比如讚美和尊重背後的浪漫與剋制。
今天,廣大學者、傳承人、藝術家、設計師共同努力,以開闊的視野和創意設計實現中華服飾傳統與當下、藝術與科學的交融,講述中華服飾文化故事,彰顯中華服飾之美。
(作者系北京服裝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