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抱團發展” 攜手走上“致富路”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裘安

“大家看鏡頭時不要緊張,把咱們手工藝品的細節展示清楚,再講講背後的故事……”培訓教室裏,電商運營講師正在給女性創業者們講授直播帶貨的技巧。這樣的培訓場景,在呼倫貝爾早已成爲常態。

近年來,依託國家東西部協作戰略,呼倫貝爾市婦聯以京蒙協作爲重要紐帶,聚焦女性就業創業發展的迫切需求,整合多方資源組建“巾幗創新創業發展聯盟”,精心打造“呼倫貝爾她創”品牌(以下簡稱“她創”品牌)。

據呼倫貝爾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李貞介紹,“她創”品牌以“傳承、創新、賦能、共享”爲核心理念,整合綠色生態、非遺文化、巾幗力量三大內涵,構建起“線上線下雙輪驅動”的立體化發展體系,讓分散的女性創業者擰成一股繩,實現了從“單打獨鬥”到“抱團發展”的跨越。

銷路破局:讓老手藝生長出“金翅膀”

在鄂溫克族文化中,用牛、羊皮毛製作的“太陽花”是家家戶戶的傳統裝飾。“太陽花”來源於鄂溫克族有關太陽姑娘的民間故事,不僅象徵着平安,也代表着生活在森林裏的先人對溫暖和光明的嚮往。

艾吉瑪是個熱愛民族手工藝品的“90後”姑娘,大學畢業後,她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鄂溫克族自治旗,和母親烏仁學習“太陽花”製作,並協助母親經營手工藝品工作室。

公司經營初期,受限於銷售渠道窄、知名度低,艾吉瑪和母親的“太陽花”始終藏在草原深處無人識。

“她創”品牌的出現,爲艾吉瑪打開了全新局面。“‘她創’品牌幫我們對接了旅遊紀念品商店、線下實體店等多元渠道,銷售額大幅提升,老手藝真正獲得了實打實的收入。”艾吉瑪感慨道。

與此同時,在“她創”品牌“共享”理念的推動下,艾吉瑪也從個體創業者成長爲凝聚巾幗力量的帶頭人。她的公司每年開設專項技能培訓班,設立幫扶工作室,派駐專業技師免費授課。艾吉瑪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公司已免費培訓百餘名學員,通過訂單加工模式帶動200餘名婦女實現增收。

品牌升級:讓田間創客變身“經營者”

“北國碧玉、綠色淨土,這裏有肥沃的土壤,新鮮無污染的空氣,能夠孕育出高品質的紫蘇,在‘中國紫蘇之鄉’鄂倫春種植的紫蘇,其α-亞麻酸含量高達70%。”範玲玲在直播間銷售紫蘇產品的同時介紹着自己的家鄉。

被鄉親和朋友們親切稱爲“紫蘇姑娘”的範玲玲與艾吉瑪一樣,在“她創”品牌的支持下穩步前行。

“我最初是通過呼倫貝爾市婦聯和當地創業扶持政策宣傳瞭解到‘她創’品牌的。那時,我的企業正處於快速成長期,產品雖已走出國門,但在品牌建設、資源整合方面仍需助力。”範玲玲回憶道。

“她創”項目針對女性創業者的精準扶持,尤其是涵蓋培訓、資源對接、宣傳推廣的陪伴式成長體系,讓這位從田間走出的女性創業者獲得了寶貴的發展機遇。

“‘她創’品牌給予我的支持既實在又精準。”範玲玲細數收穫:“系統性的培訓對我個人能力和團隊整體水平的提升幫助巨大。通過培訓,我學會了如何講好品牌故事,如何高效觸達消費者。同時,‘她創’品牌積極爲我們對接和推薦各類大型展銷會,我們不僅直接收穫了訂單,更拓展了合作伙伴網絡,顯著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產品創新:讓傳統工藝追上“新潮流”

樺樹皮畫是北方林區獨有的傳統工藝品,以白樺樹自然剝落的老化樹皮爲原料,經蒸煮、粘貼、雕刻、烙燙等多道工序製成。“樺樹皮畫的獨特魅力在於自帶山野的純真質感與自然肌理之美。”鄂倫春自治旗鑫諾民族手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玉華介紹道。

這份“獨美”曾因產品形態單一,一度面臨市場接受度不高的困境。在“她創”品牌的啓發和資源支持下,張玉華進行了一系列產品創新,開發書籤、杯墊、磁性貼等文創周邊,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且價格親民。與此同時,張玉華開始拓展定製業務,爲當地酒店定製具有呼倫貝爾風光特色的樺樹皮畫裝飾盤,爲遊客定製融合旅行元素的個性化作品。

“市場反饋遠超預期!”張玉華難掩喜悅,“每次市集上,文創周邊幾乎都成‘爆款’。很多顧客說,以前覺得樺樹皮畫很小衆,現在發現它這麼‘接地氣’。”

如今的“她創”品牌,已形成“線上賦能+線下拓界”的立體發展格局。線上,在各大電商平臺開設專區,女性創業者通過直播帶貨、短視頻營銷等方式,將地區特色產品銷售到全國。同時,針對創業女性開展電商技能培訓,幫助她們掌握電商運營、品牌推廣新技能,提升市場競爭力。線下,呼倫貝爾市婦聯積極搭建展銷平臺,鼓勵優質企業參加大型展會,讓“她創”品牌走進更多消費場景。

從政策解讀到技能培訓築基、從品牌創建賦能再到就業服務兜底,呼倫貝爾市婦聯全力打造女性創新發展的新生態,已構建起全方位、全鏈條的女性發展支持體系。近年來,累計舉辦各類技能培訓班400餘期,線上線下培訓婦女8.93萬人次,直接帶動6300餘人實現靈活就業,相關產業產值突破5000萬元。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