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髮屋”:從“頭”開始扮靚鄉村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姚建

“能在家門口就地就近創業,是很多姐妹的願望。”近日,在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東程莊村,李捋霞在自家的“暖心髮屋”裏邊忙活邊說。

李捋霞口中的“暖心髮屋”是山東省婦聯組織開展的一項創業賦能項目。項目於今年9月份正式啓動,爲有創業意願的農村留守婦女提供理髮技能培訓、資金扶持和跟蹤服務等。近期,伴隨着34家“暖心髮屋”陸續開業,這些遍佈鄉村的理髮小店,不僅爲農村留守婦女提供了增收渠道,也有效解決了“一老一小”理髮難題,成爲鄉村振興壯美畫卷中的一道溫暖風景。

賦能婦女創業 “理”出增收新路徑

“不少農村留守婦女有創業意願,但缺門路、缺技能。今年,我們縣從第一書記幫扶村推選了7名婦女參加‘暖心髮屋’項目,爲她們提供免費培訓、理髮工具和裝修扶持,幫助她們實現家門口創業。”駐五蓮縣省派工作隊牽頭負責人、掛職縣委副書記馬文介紹。

據瞭解,首批“暖心髮屋”受益人中,大部分是農村留守婦女。之前,她們在技能培訓、獲得創業機會等方面處於劣勢,難以實現有效創業就業。“暖心髮屋”項目通過“技能培訓+創業扶持”模式,爲她們提供15天系統化培訓,並配備了價值近4000元的創業工具包,切實幫助她們掌握一技之長,實現了就地創業、穩定增收。

關愛“一老一小” “剪”出鄉村新溫度

在助力農村婦女就業創業的同時,“暖心髮屋”還是一項服務農村基層、關心關愛農村“一老一小”的暖心工程。

“年紀大了,出門不方便,頭髮長了也沒法打理。現在家門口就能理髮,太貼心了。”臨沂市高新區南橋村81歲的宋佳善老人,在村裏的“暖心髮屋”理完髮後連連稱讚。

由於年齡、行動能力等原因,不少農村高齡老人、兒童面臨理髮不便的問題。近日,關於修改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決定和新修訂的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明確,在村委會和居委會下設委員會中設立“老年人和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進一步強化對老年人和(留守)兒童的關心關愛。爲此,“暖心髮屋”將根據這一規定,把公益服務納入運營規範,要求經營者在兒童節、重陽節等節點開展免費理髮,日常爲老人和留守兒童提供優惠服務。

五蓮縣王家大村的王瑋之前在村裏經營一家小型理髮店,熱心公益的她多年來一直爲村裏7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理髮,受到了村民的廣泛稱讚。加入“暖心髮屋”項目後,王瑋獲得了專業培訓和創業支持,生意日益紅火,服務鄉親的勁頭也更足了。

截至目前,首批“暖心髮屋”已累計爲“一老一小”提供免費或優惠理髮500多人次,成爲齊魯大地衆多鄉村裏的一處處溫暖服務站。

拓展服務內涵 “聚”起暖心微陣地

被“暖心髮屋”吸引的,不只是前來理髮的顧客。在五蓮縣大淥汪村的“暖心髮屋”裏,時常見到村裏的姐妹們聚在一起,說說家裏的柴米油鹽、聊聊孩子的學習情況,村裏的第一書記也時常前來給大家講講黨的方針政策和新聞時事。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山東省各級婦聯組織拓展服務功能,將政策宣傳、家風傳承、矛盾調解等融入日常運營,讓每個髮屋成爲凝聚婦女、服務家庭的“暖心驛站”和婦聯組織紮根基層、服務羣衆的“微陣地”。

山東省婦女創業發展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暖心髮屋”項目將在試點基礎上向全省推廣,幫助更多農村婦女實現創業夢想,也讓更多羣衆特別是老年人和兒童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關心與關愛,以“小切口”做實服務民生“大文章”,爲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注入更多巾幗力量。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