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會澤:“家門口車間”巧解婦女就業難題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周玉林

“鉤針要用長針,繞線時適當放鬆一些,可以使花型更加飽滿。”清晨的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鍾屏街道澤興社區,手工編織車間裏暖意融融。代龍鳳捏着綵線,手把手教圍坐的姐妹們製作永生花束。

作爲從大山裏搬進城的脫貧戶,代龍鳳曾因要照顧上學的孩子無法外出務工,如今不僅自己靠手藝站穩了腳跟,還帶動近百名姐妹在家門口賺錢,“既能管娃又能掙錢,這日子比蜜甜!”

崗位適配:老中青各展所長

代龍鳳的故事是會澤縣“家門口務工車間”結出的碩果。爲了讓婦女們實現就業增收,縣婦聯牽頭聯動多部門,對全縣女性勞動力進行精準摸排,從年齡、學歷到技能水平,建立起“一人一檔”的信息數據庫。

在此基礎上,“部門聯動、企業配合、車間響應”的協作模式迅速鋪開:線上“會澤職通車”不停推送崗位,線下“零工市場”“零工驛站”隨處可見,日均推送崗位超1000個。

如今的會澤,不同年齡段的婦女都能在車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地。電子廠裏,年輕姑娘們盯着屏幕麻利地組裝零件,“以前總羨慕城裏上班的,現在咱在家門口也能學技術、漲工資”。手工幫扶車間內,中年婦女們圍坐在一起撿花、扎花、縫棒球,手中的活計不停,嘴裏還聊着家常,“娃放學前能把活兒幹完,回家正好做飯”。果蔬分揀車間裏,老年婦女們戴着頭巾,有條不紊地分揀草莓、剝核桃,“在家閒着也是閒着,來這兒既能嘮嗑,還能掙點零花錢給孫輩買零食。”

雙向保障:創業務工都無憂

爲了點燃婦女創業的引擎,會澤縣巧用各項扶持政策。巾幗幫扶車間、村播聯盟裏,手工編織、直播帶貨等培訓長年不斷,讓婦女們掌握新技能。創業貸款更成了“及時雨”,五年來累計發放2.2億元,扶持1281名女性創業,間接帶動3714名婦女就業。

樂業鎮的黃國美就是受益者,她帶着在外打拼積累的資金和技術回鄉,創辦了辣椒加工車間。“家鄉政策好,鄉親們也需要工作,咱得回來搭個臺。”如今,她的車間已帶動200多名婦女就近就地就業,成了當地有名的創業“領頭雁”。

爲讓婦女安心務工,會澤縣創新推出“寶媽崗”,依託“奮鬥驛站”“兒童愛心託管中心”,提供集中供餐、子女託管等一站式服務。

下午四點半,社區的“四點半課堂”裏格外熱鬧,志願者陪着孩子們寫作業、做遊戲。“以前上班總惦記着娃,現在娃在這兒有人管,我幹活兒也踏實。”在宏韻電子廠務工的“寶媽”段紹瓊說。目前,這一模式已幫助128名婦女重新就業,爲456名“寶媽”延長了務工時間,她們的月收入穩步提升。

暖企穩崗:車間和婦女雙贏

企業暖心,才能更好吸納勞動力。該縣積極落實幫扶車間房租減免和用工獎補政策。鍾屏街道已累計爲16家吸納脫貧人口就業的車間發放獎補300餘萬元,2024年共減免房租2.1萬平方米。“成本降了,我們就能招更多本地人,也能給大家漲點工資。”一家玩具加工車間的負責人笑着說。

截至目前,會澤縣已建成“家門口務工車間”234個,解決1.5萬名羣衆就近就業,人均年增收超3萬元。

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幸福有了具體的模樣:是車間裏穩定的收入,是婦女們幹事創業的熱情,是老人安養、孩子無憂的踏實,更是無數家庭不用再爲生計分離的溫馨日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