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週啓動

本報廣州9月29日電(記者姚亞奇) 2025年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週活動29日在廣州啓動。記者從啓動儀式上獲悉,爲進一步加強古樹名木保護,我國已啓動第三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並嚴格落實《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按照“一樹一策”“一羣一策”原則,持續推進科學保護管理,推動古樹名木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據瞭解,第三次全國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將在第二次資源普查工作基礎上,在全國範圍開展普查,進一步摸清資源分佈、生長狀況、保護管理和歷史人文等情況,形成全面、準確的全國古樹名木資源管理數據庫,爲科學、精準、依法保護管理古樹名木奠定基礎。

目前,我國現存古樹名木約508.19萬株。“十四五”期間,國家林草局、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持續推進古樹名木規範化、精細化、協同化、社會化保護管理,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古樹名木保護之路。搭建全面系統的保護制度框架,出臺《古樹名木保護條例》,18個省份出臺了地方性法規或規章。修訂完善普查、鑑定、管護等技術規範,在四川劍閣、陝西黃陵、湖南雙牌、浙江柯橋4縣區開展古樹名木保護試點。構建智慧精準的保護管理模式,基本摸清資源底數,開發上線古樹名木智慧管理系統,初步將每一株古樹名木落到圖上。搶救復壯了一批瀕危衰弱的古樹名木。建立高效聯動的保護工作格局,會同公安部、住房城鄉建設部連續3年開展專項行動,偵破查處一批破壞古樹名木典型案件。聯合國家文物局統籌推進古樹名木保護與文物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連續舉辦四屆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週活動,創新開展“雙百”古樹推選,推出《不如去看一棵樹》紀錄片、古樹名木主題郵票等特色宣傳活動,推動形成保護古樹名木的濃厚社會氛圍。

今年宣傳週活動主題爲“保護古樹名木 傳承生態文明”。啓動儀式上,發佈了“國保單位·古樹名木”協同保護名錄、全國古樹名木地圖(“遇見古樹”小程序)等。

廣東省現存古樹名木超8.5萬株。廣東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持續開展“古樹認捐 綠美有我”募捐活動,得到各界羣衆的積極響應。當前,全省古樹名木已實現“一樹一碼”和“一張圖”管理,建成古樹公園(古樹園)210個、綠美古樹鄉村106個,保護古樹名木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廣州市爲全市近1萬株古樹名木製作“數字身份證”,構建智慧監測平臺、強化執法監督,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多方參與、生態與文化協同發展的保護新格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