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案例描述了銀川市通過創建示範城市、培育新動能等舉措,不斷壯大文化旅遊產業規模,豐富產品業態,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開展城市主題形象宣傳,並持續優化市場環境,提升文明服務水平。同時,打造了多個文化旅遊核心吸引物。同時,銀川還推出了新興業態和鄉村旅遊新業態,備受遊客追捧。爲了提高遊客出行便捷性,銀川加強了旅遊交通標識導示系統、停車公共服務體系等建設,並提升了旅遊廁所數量、質量和標準。此外,銀川還建立了20個旅遊營銷中心,常態化開展引客入銀宣傳和城市形象推廣,並通過多種渠道擴大品牌影響力。在監管方面,銀川推出了文化和旅遊市場經營主體黑名單,建立激勵懲戒機制,以確保市場環境持續優化。
關鍵詞:塞上湖城 、大美銀川、營商環境、文化旅遊
案例正文:近年來,銀川市緊緊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示範市建設,挖掘利用“賀蘭山下”“黃河兩岸”“長城內外”“葡萄酒堡”“塞上田園”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旅遊資源優勢,加快完善文化旅遊公共服務體系,深化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創新發展文化旅遊新產品新業態,拓展擴大客源市場宣傳營銷,精心打造“塞上湖城 大美銀川”中國大西北文化旅遊目的地,初步形成了“一山一河一城、一核兩帶全域”的文化旅遊業空間發展新格局。
培育動能,文化旅遊市場蓬勃發展
深入開展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創建工作,銀川市全力以赴,通過精品景區建設、旅遊質量提升、鄉村旅遊示範創建和重點項目帶動,努力打造文化旅遊的核心吸引物。至今,全市文化旅遊企業達3154家,涵蓋A級旅遊景區、鄉村旅遊示範點、旅行社、酒店、民宿等各個層面,同時還有豐富的文化遺產、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豐富的資源共同構成了銀川市多元且獨特的文化旅遊市場。
在產品業態方面,銀川市也進行了大量的創新。新興的旅遊業態如研學旅遊、工業旅遊、葡萄酒莊遊等迅速崛起,而鄉村旅遊的新業態如農家樂、採摘體驗等也發展迅猛。尤其是葡萄酒莊休閒度假遊,已經成爲旅遊市場的新寵。此外,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也成爲銀川市的新熱點,多個夜市和文化街區成功創建了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的榮譽,閱海、鳴翠湖等地的冰雪旅遊以及漫葡小鎮、天山海世界的水上溫泉旅遊等也讓銀川的冬季旅遊成爲熱門。
在藝術創作方面,銀川市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一批精品藝術劇目如《不到長城非好漢》、《岩石上的太陽》等脫穎而出,而原創民族廣場舞《塞上兒女心向黨》更是榮獲全國第十九屆“羣星獎”。同時,廣場民族健身舞的推廣工程也被列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的重點示範項目。
銀川市的文化旅遊業發展可謂全面開花,無論是傳統的旅遊景區、歷史文化遺產,還是新興的旅遊業態和藝術創作,都在爲銀川市的文化旅遊市場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以及冬季旅遊的熱門,讓銀川市的旅遊業更加多元化和具有吸引力。
加大公共服務力度,推動文化旅遊持續發展
研學旅遊、工業旅遊等新興業態在銀川迅速崛起,農家樂、採摘體驗等鄉村旅遊新業態也呈現迅猛發展態勢。各大酒莊積極投身旅遊接待市場,葡萄酒莊休閒度假遊成爲新寵。衆多特色街區、景點和演藝項目備受遊客喜愛,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成爲新熱點,成功創建了多個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的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冬季旅遊的冰雪旅遊和水上溫泉旅遊讓銀川成爲區域熱點。
同時,銀川市在公共服務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高鐵、城市候機樓等交通設施的完善,讓遊客出行更加便捷。遊客集散中心、旅遊風景道、觀景平臺等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旅遊交通標識導示系統、停車公共服務體系也在逐步完善。銀川市還加大了“廁所革命”的力度,旅遊廁所的數量和質量都得到了顯著提升。智慧文旅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也爲遊客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務。
銀川市還成立了全域旅遊發展統籌協調和文旅產業包抓工作機制,形成了全市上下聯動、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政府還出臺了多項產業扶持政策,並投入巨資建設公共文化設施,建成了“15分鐘公共文化生活服務圈”。這些舉措不僅完善了銀川市的公共服務體系,也推動了文化旅遊產業的持續發展。
化城市形象,提升文化旅遊服務質量
持續利用多元平臺,銀川市不斷加強城市主題形象宣傳,通過高鐵站廣告、央視平臺、新媒體和社交媒體等多元化方式,精準地向國內外傳遞着城市的魅力和文化特色。在全國乃至全球範圍內推廣銀川的黃河文化、賀蘭山風光、葡萄酒產業等獨特資源,吸引更多遊客的目光。
銀川市還積極舉辦各類文化旅遊節會賽事,通過中國銀川黃河文化旅遊節、賀蘭山文化旅遊節等具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活動,打造銀川的文化旅遊品牌。這些活動不僅吸引了大量遊客和觀衆,還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爲城市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市場環境方面,銀川市深入開展“文化旅遊文明行”行動,以提升文化旅遊行業的文明服務水平。通過實行幹部包乾責任制和推出黑名單制度等舉措,優化了市場消費環境,增強了遊客的滿意度和信任度。同時,加強綜合執法力度,重點整治亂漲價、欺客宰客等問題,維護了公平合理的市場秩序。
銀川市還注重安全生產和市場運行的安全性。通過常態化開展安全隱患排查、督導和整改工作,確保了文化和旅遊市場的安全運行。近年來,全市文化旅遊市場未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爲遊客提供了安心、舒適的旅遊環境。
爲了促進文化和旅遊消費,銀川市推出了多項惠民措施。發放專項消費券、推出門票優惠減免和商品折扣等舉措,降低了遊客的消費門檻,提升了文化旅遊消費市場的活躍度。同時,舉辦系列促消費活動,形成了政府、企業和消費者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銀川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爲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銀川市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優化市場環境,推動文化旅遊產業的持續發展,爲國內外遊客帶來更多精彩和難忘的旅遊體驗。
案例點評:
寧夏銀川市以獨特的文化旅遊資源爲基礎,通過創新發展和精心打造,成功地提升了自身在旅遊市場的競爭力。他們不僅豐富了產品業態,完善了公共服務設施,還注重文化旅遊的融合發展,爲遊客提供了更加優質、豐富的旅遊體驗。這種以文化爲引領、以旅遊爲載體的發展模式,既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也爲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鑑的經驗。銀川市的旅遊業發展成就不僅令人矚目,更展現了他們在文化旅遊事業發展上的遠見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