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黑莓(BlackBerry)有限公司旗下部門QNX發佈了一項全球調研報告——《驅動未來:SDV開發者報告》。報告顯示,日益複雜的環境與頻繁的軟件召回,正在深刻重塑SDV(軟件定義汽車)的開發格局。然而,中國地區的數據在某些方面呈現獨特趨勢,展現出更具韌性與前瞻性的汽車軟件開發生態:在環境壓力下保持高適應性,在安全標準上持實用主義態度,在行業挑戰中保持開放思維,並在技術創新上積極擁抱AI變革。
本次調研覆蓋北美、歐洲和亞洲共 1,100 名汽車軟件開發者,其中中國受訪者爲100名。
全球監管趨嚴 中國開發者韌性凸顯
隨着技術快速迭代,全球監管環境正呈現雙重壓力:安全標準日趨嚴格,合規要求日益複雜。僅2024 年,全球就出臺逾 500 項與車載技術相關的新法規與立法提案。
全球約三分之一(33%)的受訪者表示,開發進度因不斷演變的合規要求而受阻,其中,網絡信息安全、軟件更新與 OTA 要求、數據隱私及功能安全被認爲最具挑戰性。爲了滿足這些不斷提升的安全標準,不少開發團隊正在重新調整工作重點和資源配置。58% 的開發者表示,近期的軟件召回已顯著改變其開發方式,其中近四成(38%)將其視爲“重大調整”。
標準普爾全球移動出行(S&P Global Mobility)汽車供應鏈與技術部門軟件首席分析師曼努埃爾·塔利亞維尼(Manuel Tagliavin)表示:“監管框架正在不斷演進,但仍難以匹配創新節奏。車企必須在開發流程中建立韌性,並依靠可信賴的合作伙伴來應對合規挑戰,同時保持速度與靈活性。”
相比之下,中國汽車軟件開發者在監管韌性方面呈現出更優異的表現:51%的中國受訪者表示,法規升級並未拖慢開發週期,這一比例約爲全球平均水平(25%)的兩倍; 14%的中國受訪者表示存在開發延誤,但這一數字在所有調研地區中最低。
針對愈加頻繁的軟件召回和故障現象,中國67%的受訪者表示,暫未感受到此類事件對開發流程的明顯衝擊,呈現出顯著高於全球的抗干擾能力。這一數字反映出中國在SDV領域獨特的生態優勢:完整的汽車產業集羣爲開發者提供了強大的內部調節空間,當面臨外部監管壓力時,產業鏈各環節能夠快速協同。同時,中國科技企業具備快速迭代基因,使其在面對監管變化時表現出更強的適應性。
開發瓶頸影響SDV
監管壓力進一步加劇了現有的開發瓶頸。全球參與調研的開發者指出,開發週期過長(37%)、調試測試困難(36%)及集成複雜性(36%)是主要挑戰。值得關注的是,僅30%的受訪者認爲當前開發環境在生產力方面表現“優秀”。
消費者期望與軟件交付時間的差距日益擴大,進一步放大了低效問題——受訪者將此歸因於監管延遲(52%)、技能人才短缺(44%)以及流程效率低下(44%)。
車企轉向應用創新
展望未來,全球高達80%的開發者認爲OEM(原始設備製造商)應該將重心從基礎架構轉向應用層創新。在這一觀點上,中國開發者的認同度達到84%,在所有調研地區中位居第二。這一轉變被視爲加快產品上市速度、提供差異化用戶體驗的關鍵。
同時,全球93%的開發者表示跨行業合作對其當前項目至關重要,其中半數表示非常支持協作式開發。這些發現共同表明:通過戰略聯盟以及工程資源的重新配置,行業有望釋放更大的創新潛力。
人工智能與自動化或重塑開發流程
全球開發者普遍對AI在汽車軟件領域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其中,中國開發者表現出最高的樂觀預期:94%的受訪者認爲AI將發揮重要作用,其中70%預期AI將起到“顯著作用”,深度融入開發流程;另有24%認爲AI將發揮“變革性作用”,成爲未來開發的核心驅動力。一系列數據均反映出中國SDV行業發展穩健,汽車軟件開發者對於AI應用保持理性態度。
QNX首席運營官、產品工程與服務業務負責人約翰·沃爾(John Wall)表示:“這項研究印證了全球車企的聲音:監管變化的速度、消費者期望的提升,以及構建和維護基礎軟件的複雜性,正在減緩SDV開發並影響生產效率。AI帶來希望,但並非萬能解藥。真正取得實質進展的車企,是那些敢於重新思考工程團隊重心、建立正確合作關係,並將精力聚焦車內體驗創新的企業。”
隨着SDV複雜性增加,QNX始終致力於支持車企應對變革、加速創新,提供更安全、更智能的汽車。QNX深受全球客戶信賴,包括寶馬、博世、大陸、東風汽車、吉利、本田、梅賽德斯-奔馳、豐田、大衆、沃爾沃等。QNX的基礎軟件支持從數字座艙、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到信息娛樂系統與域控制器等未來架構設計,幫助車企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將創新推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