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綠色未來 長城汽車攜手COP30展現全球氣候治理擔當

2025年11月10日至2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30屆締約方會議(下稱COP30)在巴西貝倫市舉行,會議彙集近200個國家,共同協商未來氣候行動。長城汽車作爲COP30官方合作伙伴,將爲大會提供100輛新能源車輛保障大會通勤;會議期間,長城汽車還將展示搭載“國內首制船用移動式氫能發電艙”的綠色氫動力船,從陸地到水域全面展示中國企業在清潔能源技術方面的創新實力。

國際認可與技術多元化

COP30作爲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重要國際會議,旨在爲氣候運動樹立全球里程碑,制定標準並推進包括減少碳排放、加快全球能源轉型等行動,凝聚全球力量應對氣候危機。作爲COP30官方合作伙伴,長城汽車同樣積極將自身發展融入全球環保議題,展現中國品牌立足產業、踐行擔當的“全球格局”。

在COP30現場,長城汽車展示了其純電、混動、氫能多技術路線並舉的新能源戰略。在混動技術領域,長城汽車推出的Hi4智能四驅混動系統,通過“發動機+雙電機”三動力源雙軸分佈創新構型,實現了“四驅性能、兩驅能耗”的平衡。該系統涵蓋專爲新能源全場景駕駛需求設計的智能四驅電混架構Hi4、爲強越野場景打造的縱置並聯混動架構Hi4-T、兼顧城市與泛越野需求的Hi4-Z,以及針對重卡幹線物流的Hi4-G。針對不同場景需求提供差異化解決方案,實現動力性能與能源效率的平衡。長城汽車圍繞Hi4技術構建了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依託森林生態體系完成電池、電機、電控等全產業鏈佈局,確保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長城汽車佈局氫能領域,實現了氫能系統核心零部件的完全自主開發,完成了氫能全產業鏈核心技術領域的佈局。據介紹,其氫能業務主體未勢能源,構建了燃料電池(HE)、電堆(HS)、儲氫(HP)三大技術平臺,推出255kW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300kW+石墨板電堆等產品,關鍵技術與性能指標達領先水平。應用場景拓展方面,在巴西部署的氫能重卡“新長征1號”與船用移動式氫能發電艙,實現了氫動力在物流運輸與海事領域的跨領域應用。此次在COP30會場附近展示的綠色氫能船舶,其氫能系統由未勢能源提供。

成爲COP30的官方合作伙伴,是對長城汽車技術實力與戰略願景的全球呈現,也是其多維技術路線的集中驗證:混動產品的規模化應用,展示“油電協同”在真實出行場景的減碳潛力;氫能技術的跨界拓展,證明氫能在交通多元場景的可行性。

生態出海與全球化戰略

長城汽車多元化的新能源路徑,不僅顯示出企業在綠色節能領域的前瞻佈局和實踐,也是其依託技術儲備進行全球化戰略佈局的體現。作爲國際氫能委員會成員,長城汽車始終明確全球氫能戰略。據悉,作爲長城汽車氫能戰略業務的主要承載者,未勢能源已在全球建立“四國五地”研發中心,構建起“制—儲—運—加—應用”一體化產業鏈發展模式。

在COP30上長城汽車展示的綠色氫能船舶,以及已抵達巴西的、由未勢能源提供核心氫動力系統的“新長征1號”氫能重卡,向全球展現了長城汽車技術生態輸出的實力。目前,長城汽車的全球化已超越單一產品出口的初級階段,升級爲“研、產、供、銷、服”全面出海的“生態出海”模式。目前,長城汽車已擁有全球用戶超1500萬,海外銷售渠道超1400家,海外總銷量超200萬輛。

長城汽車通過巴西工廠進行本地化產業鏈建設,聯合當地機構開展氫能技術測試與標準制定;構建協同創新網絡,與當地研究機構合作建設氫能實驗室,推動高壓儲氫、零部件耐久性等關鍵技術研發;相關項目被巴西政府列爲能源轉型重點項目,實現政策協同,將企業戰略與國家減碳目標深度綁定。

同時,長城汽車積極促進能源安全與零碳目標的協同推進。通過光伏—儲能—氫能—車用動力的全價值鏈佈局,長城汽車將技術研發與能源安全深度融合:鈣鈦礦光伏技術實現20.01%光電轉換效率,爲綠氫製備提供基礎;氫電儲能系統支撐移動與固定式能源應用,形成零碳閉環。這種佈局不僅滿足交通領域的減排需求,更體現企業對整個能源體系綠色轉型的積極參與。

隨着巴西工廠成爲輻射拉美的綠色技術樞紐,長城汽車正在將技術創新深度融入全球能源變革進程,爲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解決方案,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展現中國車企引領“綠色新範式”的治理擔當。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