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德汽車技術發展高峯論壇在滬舉辦

中新網上海新聞9月23日電(張亨偉)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縱深發展,軟件定義汽車已成爲行業核心趨勢,供應鏈全球化與區域技術合作不斷增強。近日,由艾爾維汽車工程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主辦的“2025中德汽車技術發展高峯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辦。論壇以“四海智聯協研至善”爲主題,匯聚了來自中德兩國政府機構、行業協會、知名高校及領先車企的高層代表與權威專家,包括上海市對外友協、嘉定區政府、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以及大衆中國、華爲、奇瑞、東風、亞馬遜雲科技等企業的重要嘉賓。

與會嘉賓圍繞智能技術研發、產業全球化佈局與高質量創新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共同探索中國汽車產業突破“內卷”、實現“價值躍遷”的新路徑,爲全球汽車產業的可持續與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

本屆論壇適逢IAV中國(艾爾維)在華開展業務二十週年。作爲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的國際汽車工程領軍企業,IAV藉此盛會全面展示其在推動汽車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等方面的豐碩成果與行業影響力,體現了公司持續助力中國汽車產業創新與生態建設的堅定承諾。

論壇在IAV中國區董事長傅勤彥(JensPfitzinger)的開幕致辭中正式啓幕。他回顧了IAV在中國市場的重要技術項目與本土化合作實踐,強調了中國在全球汽車創新中的核心地位,並表達了IAV將持續提供尖端技術解決方案、支持行業生態共建的願景。

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師建華演講指出,汽車產業邊界進一步擴展,中國汽車產業需從“走出去”轉向“融進去”,強化本地化研發與工程合作以應對全球化挑戰;同時應告別內卷式競爭,通過高質量研發與國際協同,聚焦軟件定義汽車、綠色低碳等核心技術。

在“出海·全球化”論壇中,中國汽車芯片標準檢測認證聯盟副祕書長夏顯召呼籲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芯片研發和應用生態;溫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倪計民教授強調要深化汽車和零部件出海的國際合作;亞馬遜雲科技行業集羣架構團隊負責人梁睿分享了賦能中國車企全球化的全鏈路解決方案;奇瑞汽車功能安全部部長何俊光系統講述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的應對策略。

圓桌討論環節,賽目科技總經理何豐、Vector中國區總經理章日欣、上機檢測總經理周煒、德賽西威高級副總裁嚴曉洋等企業高管一致認爲,中國汽車企業應整合產業鏈優勢、深化跨文化法規與技術協作,以實現高質量“走出去”。

“反內卷·高質量研發”論壇聚焦突破同質競爭、迴歸技術本源。東風汽車研發總院智能技術首席總工程師張振林介紹了東風在智能網聯技術平臺的自主研發體系;北汽研究院測試部長黃穎華強調了仿真測試與實車驗證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圓桌論壇上,伊世智能董事長劉虹、上汽大衆電子電器總監朱麗敏、利氪科技首席運營官兼聯合創始人文亮、IPG中國區總經理黃曉等企業嘉賓共同呼籲,行業應摒棄短期博弈,攜手構建開放、長效、共享的高質量研發新生態。

憑藉在全球汽車工程領域積累的深厚技術實力與豐富項目經驗,IAV不斷將國際先進汽車技術引入中國,並積極推進本土化開發與落地應用。

本次論壇不僅爲技術創新與產業協同提供了深度對話的舞臺,也生動展現IAV在華二十年的深耕與成果。IAV中國區董事長傅勤彥表示,未來IAV將持續與產業各方攜手,共同邁向更智能、更安全、更綠色的汽車未來。(完)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