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模型飛速發展的當下,如何讓人工智能更好地爲產業賦能?面對越來越旺盛的AI人才需求,國內科研機構應如何吸引全球人才?日前舉行的2024浦江AI學術年會上,多位科學家發表了他們的觀點。
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在致辭中帶來了好消息。作爲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學院院長,他在招聘青年科研人員時發現,海歸AI人才和國內高校培養的博士在整體水平上不相上下,顯示出中國人工智能科技人才的“自給自足”趨勢。面向產業界,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領軍科學家歐陽萬里教授介紹了大模型用於飛機設計、譜學分析等領域的進展。
本土AI博士水平進步顯著
“發展人工智能,人才是關鍵。我發現在AI領域,國內大學畢業的博士和海歸博士水平差不多,這在以前是少見的。”姚期智院士感慨道。在他看來,中國本科生培養水平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然而在過去,國內博士研究生培養還存在不足。令他欣喜的是,近年來,本土AI專業博士的整體水平有了長足進步,國內高校在人工智能及其相關學科的大力投入已產生成效。“我期待,中國博士後的培養水平也會不斷提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姚期智說。
談及這一人才培養問題,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青年科學家陸超超說,他在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這所英國頂尖高校的GPU數量並不充裕,而需要用GPU做科研計算的課題組有很多,所以即使在西方名牌大學,研究生和教師也有算力緊缺的苦惱。“這可能是AI領域本土博士和海歸博士水平差不多的一個原因吧,大家都缺算力。”
然而,入職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後,陸超超的“算力苦惱”一下子減輕了。這家新型科研機構有包括算力在內的各種資源支撐,助力各個課題組開展戰略性、原創性、前瞻性的科學研究與技術攻關。
“我喜歡做基礎研究,目前負責實驗室的安全可信AI、因果智能方面的研究工作。”這位海歸博士說,“我希望通過因果智能研究,讓大模型今後擁有強大的推理能力,能夠從大數據中發現數據之間的因果關係,這樣就能形成新的知識。如果這種大模型研發成功,人類將迎來‘知識爆炸’時代。”
AI助力國產飛機翼型設計
除了開展基礎研究,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還面向產業應用,用大模型爲各行各業賦能。歐陽萬里教授介紹,實驗室與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院合作,開發了全球首個翼型AI生成式系統“書生·翼飛”。
“飛機的翼型要達到工業要求,必須減少阻力,提高升力。”歐陽萬里解釋,人工設計翼型的時間以周爲單位,而採用“書生·翼飛”AI系統,1分鐘內就能生成多種翼型,供設計人員參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商飛首席科學家吳光輝認爲,在高端製造中,由大模型驅動的智能體與設計人員協同工作、共生進化,能顯著縮短工業設計週期,創新工業設計思路,爲下一代工業設計範式提供新選擇。
在譜學分析領域,大模型也大有用武之地。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與武漢大學聯合研發的AI譜學大模型“書生·言普”已搭載在國產EPR(電子順磁共振)設備上,其解譜準確率可媲美人類專家,解譜速度將人工所需的數小時壓縮至秒級。
據介紹,EPR是一種強大的物質分析方法,通過對順磁性物質施加外部磁場和微波輻射,獲取關於電子結構和環境的信息,廣泛應用於物理、化學、材料、環境、藥學、食品和醫學研究等領域。“解析EPR波譜的專業門檻很高,平均每所高校只有一名老師會解析,而且解譜工作費時費力。”歐陽萬里告訴記者,“AI+EPR”技術方案問世後,這項工作的專業門檻和時間成本大幅降低,它充分發揮了人工智能在數據處理、知識獲取方面的優勢,可在EPR波譜的優化、擬合和歸屬等階段多維度提升解析效率。
展望未來,歐陽萬里表示,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將走“通專融合”戰略技術路徑,讓“書生·言普”這類專業大模型與通用大模型更好地融合,改變目前普遍採用的調用其他模型方式,力求實現兩類大模型緊密融合、相互促進,讓AI像人那樣,學習較少的數據就能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俞陶然 周諮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