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形成新質生產力

大模型領域持續“上新”,人工智能賽道“熱辣滾燙”。隨着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雲“通義千問”、科大訊飛“星火”等大語言模型向社會開放,不僅爲開發者提供了豐富的工具和平臺,也爲普通用戶帶來了更加便捷和智能的服務。

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有19個語言大模型研發廠商,其中15家廠商的模型產品已經通過備案。據預測,2023年我國語言大模型市場規模將達到132.3億元。市場規模實現較快提升,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快速迭代演進,面對“人、機、物”三元融合社會的加速形成,以及科技社會化和社會科技化的發展趨勢,構建智能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相互融合的新學科體系至關重要。爲此,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徐坤建議從學科體系新內涵、產教融合新機制、人才培養新生態等方面共同發力,做好人工智能與新文科的融合發展,更好服務文化強國建設。

“建議加快國產大模型產業發展,壯大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浙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劍宇聚焦人工智能,建議從加強技術攻關、優化資源佈局、完善市場機制、強化數據治理等方面入手,推動經濟社會進一步實現數字化轉型。

對於我國智能製造產業的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建議,加大智能製造支持力度,加快融合先進技術發展,促進先進智能技術與製造業融合創新,加速工業大模型部署。他建議,在繼續加強5G、數據中心、算力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主管部門應儘快出臺專項,以智能製造系統軟件、AI大模型和通用仿生機器人的部署應用爲重點產業突破方向,支持打造以大模型爲代表的人工智能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應用場景。

“未來5年內,應持續支持我國通用和行業大模型研發以及應用生態發展所需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峯建議加快形成圍繞國產大模型的自主可控產業生態。支持工業大模型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賦能,支持軟件大模型對軟件行業的賦能,支持行業大模型對汽車、家電、服務機器人等行業領域的應用,以“人工智能+”推動我國自主可控的大模型產業生態蓬勃發展。

在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看來,自主研發和產業發展需要相輔相成。“在以大模型爲代表的AI技術創新大潮中,需要建立自主研發和產業發展相輔相成的正循環。”曹鵬建議,通過政策引導、模式推廣、典型案例打造等方式,推動實體產業和技術服務企業把國產化的產業價值作爲第一目標,形成新質生產力對產業的紮實助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吳雙)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