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天機開放氣象歷史數據集 商業氣象服務進入“實時+歷史數據”新模式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李文瑤】我國商業氣象服務領域迎來又一重要突破。10月29日記者獲悉,中科曙光旗下中科天機氣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科天機”)宣佈,正式對外開放共享近三年的中國區域公里級高分辨率氣象歷史融合數據集。此舉被視爲繼今年9月啓動數據共享計劃後,中科天機在氣象數據資源開放方面的又一關鍵落子,標誌着商業氣象服務初步構建起“實時數據+歷史數據”互補驅動的服務新模式。

此次開放的高分辨率氣象歷史數據集,並非單一氣象模式輸出,而是基於AI技術對多套“天機模式”數據進行深度融合後的產品。相比傳統單一數據源,其在準確性、連續性和空間分辨率上均有顯著提升,有效填補了國內長時間序列、高質量氣象歷史數據面向社會共享的空白。

業內專家指出,該數據集對氣象科研與跨學科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其長時間序列特性滿足了統計學大樣本量的需求,而公里級的高分辨率則直接破解了以往氣象AI模型訓練數據“粗糙化”的瓶頸。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朱江評價稱,中科天機數據不僅預報時效長,且分辨率更高,能有效彌補現有訓練數據的不足,爲氣象AI模型的精準研發提供支撐。

除了科研與教學,該數據集在行業應用層面同樣展現出廣泛潛力。在能源領域,企業可基於歷史風速、日照數據優化風光電站選址與裝機策略;農業部門可藉助光照、降水記錄科學規劃作物佈局與播種週期;交通管理則可依據歷史降水、沙塵信息動態調配資源、提前制定應急方案;保險行業亦能利用歷史災害數據精準釐定費率,開發更符合風險特徵的保險產品,推動行業精細化風險管理。

中科天機同時透露,公司計劃於11月進一步開放高分辨率氣象融合實時數據,持續拓展數據共享的廣度與深度。

隨着“實時+歷史”氣象數據體系的初步建成,中科天機正推動商業氣象服務從單一信息提供,向覆蓋科研、行業決策與風險管理的系統性數據生態演進,爲我國氣象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關鍵“數據動能”。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