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量引擎首次披露AI廣告治理自研大模型 審覈效率提升75%

10月25日,第32屆中國國際廣告節舉辦期間,巨量引擎商業安全開放日作爲分會場同步召開,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中國廣告協會相關領導出席並講話。會上,巨量引擎介紹其 “全鏈路治理+以AI治AI” 的廣告安全防線構建核心策略,公佈了今年第三季度已前置攔截84萬餘個涉AI廣告違規素材。首次披露AI廣告治理領域自研多模態大模型,該模型可實現90%的素材10分鐘內完成審覈,爲AI廣告風險治理提供技術支撐。

構建全鏈路管控 84萬+條違規素材被攔截

面對AI廣告的三大突出風險——違背公序良俗、侵權抄襲、虛假宣傳,巨量引擎已建立全流程治理體系。在活動現場,巨量引擎商業安全治理標準負責人項韻介紹,平臺聚焦 “精準識別、從嚴處置”,例如要求廣告內容中不得含有虛構人設,不得自稱、或描述存在某某身份/姓名/職位,爲產品或服務做背書。同時,針對違規行爲設置了從預警整改、限制新開、賬戶封停、主體清退等梯度化、多元化處置體系。據悉,今年第三季度已前置攔截涉AI違規素材84萬餘個。

創新工具成爲治理 “利器”。巨量引擎首創廣告CCR 指標(消費者抱怨指數),整合用戶評論、舉報、投訴等多維負反饋並數字化可視化,“CCR指標的設計初衷,就是把用戶的每一條評論、每一次舉報都轉化爲可落地的治理依據”,巨量引擎商業安全治理策略負責人郭澤斌在分享中透露,該指標更能精準把控風險行業的廣告准入,今年以來CCR指數下降了40%+,用戶對廣告的負反饋顯著減少。

建立“預防-管控-打擊” 的全鏈條防護,才能構建長效生態。項韻介紹,除了健全治理體系之外,平臺還打造規則學習平臺解讀合規要求,幫助廣告主避開合規 “雷區”;針對履約環節涉詐黑產,平臺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開展協查打擊,開展常態化反詐宣傳。

自研多模態大模型 審覈效率提升75%

“技術是治理的核心驅動力。” 巨量引擎商業安全產品負責人潘荻展示的交互式審覈系統,依託自研多模態大模型實現三大突破:90%素材10分鐘內完成審覈,對比傳統時代審覈效率提升了75%。大模型還能自動修復素材中的常見違規點,廣告主可結合實際情況一鍵採納。此外,對於涉及違規的廣告,大模型通過推理判斷,能快速提供精細化拒審理由,告知違規內容出現在視頻中的具體時間點或具體畫面。極大地提升了廣告主的投放效率和體驗。

潘荻在現場分享道,與傳統依賴案例訓練的 “判例法” 模型不同,加入AI能力之後的大模型,採用的是 “條文法” 識別邏輯,能結合大量案例學習,學會問題推理過程,從而更好地理解規則。這種能力升級直接帶來了審覈精度的顯著提升,一方面大幅降低了因案例覆蓋不全導致的誤判、漏判風險,另一方面讓審覈結果更貼合規則本質。

專項保障老少羣體廣告服務 已服務超3000人次

值得關注的是,廣告後鏈路履約環節雖已脫離平臺管控,但其服務質量直接影響用戶對廣告生態的信任,尤其是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羣體,在維權操作、風險識別上更易遇到障礙。爲解決這一痛點,巨量引擎專門推出針對一老一少的專項服務保障項目。據郭澤斌介紹,當用戶因抖音廣告引流後引發了消費糾紛,平臺可提供先行保障等服務。用戶可直接撥打抖音廣告客服熱線950522,或通過抖音APP內 “廣告客服” 專屬入口,一鍵直達專屬人工客服。截至目前,該專項已累計服務超3000人次,用戶滿意度達92.5%。

除了事後維權服務,平臺還注重從源頭降低風險:針對老年人開展線下防騙講座,講解AI虛假廣告常見套路;製作校園反詐微電影,通過生動案例向未成年人普及廣告風險識別知識。

中國政法大學、中國廣告協會法德委朱巍在活動現場演講時表示:“鑑於AI技術的複雜性和應用的廣泛性,AI治理需要實現跨領域的協同。需要監管持續加碼,需要平臺強化責任,更需要網民切身參與。” 他進一步指出,面對AI換臉宣傳、深度合成侵權等新型風險,巨量引擎的實踐爲行業提供了 “技術治違” 範本,而組建監管、平臺、倫理委員會的 “共治聯盟”,更能形成治理合力。(心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