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1日,2025北京國際非遺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行,字節跳動作爲合作單位,現場落地“抖音非遺嘉年華-北京站”系列活動,以“非遺發展共創營”、抖音非遺展區、老字號非遺市集、非遺達人巡遊等多樣形式,助力推廣、傳承北京特色非遺項目。

非遺發展共創營:36位北京非遺傳承人與35組抖音創作者對接合作
10月17日下午,字節跳動公益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舉辦“非遺發展共創營”,該活動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北京文化藝術傳承中心聯合主辦,旨在助傳承人和創作者們共聚一堂交流對接。景泰藍製作技藝、北京玉雕、北京絨花等非遺項目的36位傳承人和@焦綠兒 @王小潮 @梁白開 等35組優質抖音創作者受邀到場。
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鄭芳在發言中介紹,北京市目前擁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44項,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303項,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18人,市級代表性傳承人348人。本次活動希望打破“傳承人不懂傳播、創作者不懂非遺”的壁壘,讓最懂技藝的雙手與最懂受衆的創意緊緊握在一起,爲非遺探索出一條在數字時代“活”起來、“傳”下去的新路。

非遺傳承需要守正創新。活動中,抖音創作者們圍繞“創新表達,講好非遺新故事”主題進行了分享。@焦綠兒 在抖音擁有超千萬粉絲,拍攝過歙縣魚燈等多個爆款非遺視頻,她認爲非遺傳播要善於發掘情感價值,結合真實體驗與創新表達;@王小潮原本是美食博主,去年轉型用創意手法拍“非遺”題材,首個“儺戲”視頻獲超3000萬播放,她從鏡頭語言、剪輯節奏、非遺溯源等多方面分享了創作經驗;@梁白開 則用鏡頭還原了金箔屏風、湧雲香雲紗等大量傳統技藝,他特地將與妻子的日常互動拍入視頻中,爲非遺傳播增添情感共鳴。
在圓桌對話環節,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京繡”傳承人畢紅與創作者代表 @山白 @遲銳 @楊爸圖說 等現場對話,圍繞“年輕化表達如何兼顧保護、傳承與創新“、“非遺新傳人創作動力”等話題進行探討。
活動中,北京非遺傳承人們攜各自的非遺展品與創作者進行自由分組對接,針對北京特色非遺達成了多項視頻拍攝合作。

設AI數字人導覽非遺展區,邀京味老字號亮相非遺市集
作爲2025北京國際非遺周的重要組成部分,“非遺匠心·煥新生活”國際非遺展覽10月17日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開幕。
字節跳動參展並設立“非遺生生不息”和“非遺新表達”主題展區,不僅展示了英歌舞、魚燈、打鐵花、羽毛風箏等非遺技藝在抖音出圈的故事案例,還呈現了字節跳動如何運用AI等技術手段實現創新非遺表達的探索。展區現場,基於火山引擎豆包大模型打造的數字人“非非”也成爲一大亮點,非遺週期間,“非非”將擔任數字引導員,通過多國語言爲觀衆提供講解、問答、導覽助手等人工智能服務。

位於城市綠心森林公園的“非遺市集·共享生活”是2025北京國際非遺周另一大重要板塊。抖音生活服務在市集現場設置“心動裝置”打卡點,以北京非遺“景泰藍”爲靈感,採用纏枝蓮紋與祥雲紋勾勒,四周點綴北京沙燕風箏、北京絹花、竹編等非遺元素,吸引了衆多遊客打卡合影。同時,抖音生活服務還在市集設立非遺攤位,聯動北京稻香村、護國寺小喫、王繼蓮小籠包等多家特色老字號商家,推出非遺定製套餐,讓現場觀衆品嚐到地道非遺美味。
17日中午,@wuli哥哥@曾嚼子等多位抖音創作者身着漢服、雲錦等各地特色非遺服飾,在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進行了一場特色非遺巡遊,他們手持非遺魚燈等物件,與現場遊客熱情互動。
字節跳動企業社會責任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活動期間,平臺將以億級流量助力北京特色非遺線上傳播。據瞭解,此次北京站活動是“抖音非遺嘉年華”的第二站,首站曾在2025年5月亮相於第九屆成都國際非遺節。上述負責人稱,該項目依託於字節跳動2024年發起的“抖音非遺計劃”,未來,字節跳動將持續基於自身科技能力和平臺優勢開展非遺傳播和推廣工作,助力非遺更好地連接現代生活,推動非遺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