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旗下視頻生成大模型可靈AI(Kling AI)在法國戛納MIPCOM上首次亮相,並攜手來自世界各地的AI超級創作者作品進行展映,充分展現了視頻大模型在影視創作領域的潛力。
今年MIPCOM的主題爲“The Creator Economy(創作者經濟)”,重點關注全球創作者如何藉助科技與平臺力量重塑內容生產與價值分配。可靈AI憑藉全球領先的生成式視頻能力與完善的創作者生態,成爲本屆大會最受關注的科技公司之一。可靈AI相關負責人表示:“AI正在加速推動創作平權。未來,每個人都將擁有藉助AI表達創意的能力,這正是創作者經濟的核心精神。”

可靈2.5 Turbo模型升級 全新作品展映引關注
9月下旬,可靈AI基座模型再升級,視頻生成推出可靈2.5 Turbo模型,新模型在文本響應、動態效果、風格保持、美學效果等維度均有大幅提升。
本次MIPCOM上,可靈AI重點展映了作品《回聲獵手:消逝的記憶》(Echo Hunter: A Memory Too Far)。該片由美國創意工作室Phantam X聯合制作,導演Kavan Cardoza(藝名Kavan the Kid)執導,並邀請包括加美網紅King Bach在內的多位演員出演。
影片採用可靈AI最新2.5 Turbo模型生成複雜且高成本的場景——從驚險車禍到高速追逐,極大拓展了AI在電影工業化製作中的應用邊界。
該片延續了前作《Echo Hunter》的成功——後者是首部獲得美國影視演員協會(SAG-AFTRA)認可的AI生成影片。新前傳及其預告片在全球各平臺已累計超過250萬次觀看。
NEXTGEN全球新影像創作大賽進入最終角逐 全球參賽作品超4600部
大會期間,可靈AI舉辦了專場AI作品展映活動,集中呈現“可靈AI NEXTGEN 全球新影像創作大賽””入圍作品。該賽事共收到來自全球122個國家和地區的4600餘部參賽作品,涵蓋歷史、科幻、動畫等多領域,充分展現全球創作者對AI影視創作的熱情與創造力。
其中,10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優秀創作者作品脫穎而出,現場進入最終獎項角逐,接受國際評審團專業評選。最終獲獎名單將於10月18日公佈,並將在東京國際電影節期間的可靈AI專屬活動上特別展映。
來自中國的創作者曹懿喆、魏箏的作品《Alzheimer》通過溫暖的色彩與獨特敘事,呈現阿茲海默症老人的內心世界,呼籲社會關注全球5500萬患者;而來自墨西哥的創作者Molo的短片《Chimu》以詩意筆觸講述一隻小貓在孤獨中學會勇敢的故事。上述作品體現了創作者經濟的核心特徵——個體創意通過AI技術獲得被看見、傳播與回報的機會。
AI賦能創作生態 爲全球創作者注入新動能
總部位於美國、具備好萊塢製作經驗的Gennie Studio,專注紀錄片與非虛構敘事。其CEO兼聯合創始人Max Einhorn表示:“在Gennie,我們不斷突破生成式視頻的邊界。可靈AI技術讓影像重現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真實度和規模,爲紀錄片製作帶來更高效、更具電影感的體驗。”
本屆大會新設MIP Innovation Lab(MIP創新實驗室),聚焦內容、科技與觀衆行爲融合,可靈AI與Luma AI、Mantis AI等行業領先企業同臺展示AI如何重塑娛樂產業創作流程與產業鏈條。
此外,可靈AI還展示了與導演賈樟柯、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美術設計”葉錦添等影人合作的九部AI短片,進一步展現AI與人類創意共生的無限可能。
可靈AI最新2.5 Turbo模型在文本響應、動態效果、風格一致性與美學質量上均有顯著提升,視頻生成的可控性與穩定性得到增強。在1080p高質量模式下,生成5秒視頻僅需25點靈感值,成本較上一版本降低近30%。上線僅10天,可靈AI 2.5 Turbo便在Artificial Analysis全球視頻生成模型榜單中,以1329和1252的Arena ELO分數分別登頂圖生視頻與文生視頻兩大賽道,超越Veo3、Ray3、PixVerse V5等國際競爭對手。
在以“創作者經濟”爲核心的今年MIPCOM上,可靈AI不僅展示了技術創新實力,更以實際行動推動全球創作者生態發展。無論是4600多位參賽者的參與、AI影像作品的全球展映,還是產業夥伴的深度合作,可靈AI正讓AI成爲全球創作者的“新生產力”,讓每一份創作靈感被看見。(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