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7月27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快手可靈AI舉辦“生成式AI應用元年”生態論壇,披露平臺已擁有超4500萬創作者,累計生成2億多個視頻和4億多張圖片,服務全球超2萬家企業客戶。作爲視頻生成大模型領域的代表,可靈AI通過30餘次迭代升級,構建起覆蓋個人創作與產業應用的全場景AI生產力引擎。
技術迭代築根基,靈動畫布開啓協作新範式
快手高級副總裁、可靈AI負責人蓋坤在致辭中稱,2025年是生成式AI深度應用的關鍵元年。自2024年6月上線以來,可靈AI已實現技術拐點突破,其目標是成爲“AI時代的視頻創作新基建”,通過重塑生產關係釋放創意生產力。他強調,未來技術將聚焦生成效果與可控性突破,爲產業應用開闢更多可能。
可靈AI產品及運營負責人李楊分享了平臺發展成果:一年多來完成30餘次快速迭代,已構建一站式AI生產力引擎。針對專業化創作需求,論壇發佈全新創意工作臺“靈動畫布”,集無限可視化空間、AI創作輔助與多人實時協作爲一體,可將零散想法轉化爲文本、圖像或視頻節點並高效串聯,7月27日已正式開啓邀測。
同期推出的“多圖參考”功能實現顯著升級,在角色一致性、動態質量、畫風保持等方面全面提升。可靈AI視覺生成與互動中心負責人萬鵬飛稱,技術迭代始終圍繞“基礎模型提升”與“用戶共創優化”雙主線,通過用戶反饋持續解決時長、連貫性等核心問題,形成“技術+用戶”雙輪驅動模式。
創作者生態繁茂,AI重構內容生產邏輯
可靈AI目前已匯聚全球超4500萬創作者,其生成能力已滲透至影視、藝術等多個領域。知名導演薛曉路以短片《喵心歸處》爲例,肯定可靈AI在動物生成、場景還原及複雜動作呈現上的突破,認爲AI已實現影視製作全流程革新,從劇本到分鏡、生成、剪輯均可快速完成,大幅降低時間與成本風險。
可靈AI超級創作者汗青認爲,AI內容的“工業水平”是情感共鳴的關鍵。2024年可靈AI憑藉畫質、表演及鏡頭處理的頂級表現,讓AI敘事具備深度溝通能力。他強調,隨着創作成本降低,審美力將成爲核心壁壘,而可靈在版本迭代中注重東方美學演繹,已成爲能探索新內容格式的“工作搭檔”。
當代藝術家、MUDigital創始人吳亦深稱,以可靈爲代表的國產工具,推動中國藝術家實現技術自主,催生人機協作新模式。AI並非替代創作者,而是激發想象力的共生體,爲藝術產業帶來新表達形式,未來將吸引更多專業創作者與收藏者參與生態建設。
服務超2萬家企業,產業落地成標杆
截至目前,可靈AI服務的全球企業客戶超2萬家,覆蓋廣告營銷、影視動畫、遊戲製作等行業,成爲大模型產業落地的標杆。萬鵬飛介紹,可靈1.0版本驗證了視頻生成技術從概念到落地的可行性,2.0版本則明確新一代模型技術範式,帶動行業跟進。未來將探索數字人交互、遊戲內容生成等新場景。
全球知名創意素材平臺Freepik的CEOJoaquínCuencaAbela透露,其平臺接入的10餘個視頻生成大模型中,可靈AI的使用量超過其他模型總和,核心優勢在於生成速度快、提示詞遵循度高、鏡頭運動出色,已有效服務奢侈品、廣告營銷等領域用戶。
合作企業的反饋印證了可靈AI的商業價值。全球生成式AI模型平臺FAL的CTO GorkemYurtseven稱,通過與可靈合作,已服務歐美地區電子商務、廣告營銷等多場景用戶,涵蓋知名企業與AI初創公司;藍色光標CEO潘飛指出,可靈AI已進入解決商業價值問題的階段,能生產品牌客戶所需的高質量、影視級內容;設計領域Agent應用公司Lovart的CTO陳志博稱,可靈AI在其整合的模型中消耗居首,用戶選擇率與反饋均表現突出;華策影視北京事業羣新劇總經理趙劼介紹,華策自研的“有風”“國色”模型已與可靈展開交流,2025年下半年重點短劇項目將全流程應用AI視頻生成技術。
可靈AI通過持續的技術迭代、創作者生態培育與產業深度融合,印證了生成式AI從技術爆發到規模化應用的可行性。其累計生成的2億個視頻與4億張圖片,不僅是數字的堆砌,更是創意被點燃的無數瞬間。隨着靈動畫布等新功能的落地,以及全球企業合作的深化,可靈AI正推動生成式AI真正進入“應用元年”,爲內容產業帶來從效率提升到模式創新的全維度變革。未來,在技術突破與生態協同的雙重驅動下,生成式AI將在更多領域釋放價值,重塑創意生產的未來圖景。(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