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6月17日消息,據多家外媒報道,OpenAI正與其最大股東微軟就合作條款調整展開關鍵談判,提出以重組後部門約33%的股權置換微軟放棄未來利潤分配權。
據外媒稱,OpenAI此次提議的核心在於調整雙方利益分配機制。當前合作框架下,微軟通過累計超130億美元的投資,不僅持有OpenAI營利性部門可觀股權,還享有未來利潤的優先分配權及Azure雲平臺獨家託管權。而OpenAI此次提議將微軟的收益模式從“利潤分成”轉向“股權持有”,即以重組後部門約33%的股份置換微軟放棄未來利潤分配權,同時要求解除微軟對模型託管的排他性限制。這一調整若達成,微軟將通過股權增值獲得長期回報,而OpenAI則可減少現金流壓力,將更多資源投入技術研發。
OpenAI的財務壓力與行業競爭加劇是推動此次談判的關鍵因素。儘管其2023年營收增長顯著,但高昂的模型訓練成本仍使其處於虧損狀態。與此同時,軟銀集團於2025年初宣佈以400億美元投資入局,取代微軟成爲OpenAI最大股東,並計劃每年投入30億美元爲日本企業定製AI服務。這一變局不僅削弱了微軟在OpenAI體系中的話語權,也迫使OpenAI重新平衡股東利益。此外,DeepSeek等開源模型的崛起對閉源技術路線構成挑戰,OpenAI需通過財務優化加速技術迭代,以鞏固市場地位。
微軟對此次提議的回應尚未公開,但據知情人士透露,雙方談判焦點已從股權比例轉向技術控制權。微軟希望在放棄利潤分配權的同時,獲得2030年後繼續使用OpenAI核心技術的權利,包括模型架構、數據接口等關鍵IP。此外,微軟對OpenAI與軟銀、甲骨文等新合作伙伴的深度綁定保持警惕,尤其是軟銀計劃利用OpenAI技術爲日本企業提供定製化服務,可能衝擊微軟Azure雲平臺的市場份額。
此次談判若達成協議,將標誌着AI領域資本與技術合作模式的重大轉向。傳統上,科技巨頭通過投資獲取利潤分成與技術優先使用權,而初創企業則依賴資本快速擴張。OpenAI的“股權換利潤”模式若被驗證可行,可能引發行業效仿,推動AI企業從“技術換資金”向“技術換資源”轉型。同時,微軟若接受股權置換,其收益模式將更接近長期戰略投資者,而非傳統財務投資者,這可能影響其未來對AI領域的投資策略。
據接近談判的人士透露,雙方已就核心條款達成初步共識,但技術控制權、雲平臺排他性等細節仍需進一步磋商。OpenAI計劃於2025年內完成重組,爲未來IPO鋪路,而微軟的決策將直接影響重組進程。若談判破裂,OpenAI可能尋求其他戰略投資者,或通過債務融資緩解資金壓力;而微軟則可能強化對OpenAI現有技術的獨家使用權,甚至加速自研大模型佈局。
(
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