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觀察|AI發展時間表引發熱議,Agent進入爆發“窗口期”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秦耳】近期,在AI領域熱議的話題莫過於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在紅杉資本的AI峯會的觀點分享。會上,他輕描淡寫地甩出驚人的AI發展時間表,成爲業界討論的重點。山姆·奧特曼認爲:“2025年,AI將成爲人類的超級助手,替人類工作;2026年,AI在科研領域不僅僅是人類助手,還會擁有獨立做研究、發現新知識的能力;2027年,AI機器人將從新奇玩意兒,變成物理世界中真正的價值創造者。”

且不提,還沒到來的2026年和2027年單看已經近半的2025年,蓬勃發展的AI Agent(AI智能體)已經印證了奧特曼對於2025年的判斷。從今年年初時的Manus,再到DeepMind發佈的AlphaEvolve以及OpenAI近期65億美元收購硬件設計公司io。一系列事件,都從不同角度證明、預示着AI業界期待已久的“殺手級”應用,在Agent的帶動下即將出現。

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 是指具有自主決策能力、能夠在特定環境中感知信息並通過執行動作實現目標的智能實體。2023年年初OpenAI針對其ChatGPT-4解決實際運算能力不足的問題,率先推出了“安裝第三方插件”的功能,旨在讓ChatGPT直接調用插件功能,以解決用戶實際需求。而這種AI大模型自主調用第三方插件的行爲所產生的“調用力”成爲Agent早期形態。

到了今年穀歌DeepMind正式發佈AlphaEvolve,業界對於這款產品的形容,它是一個可以“自我進化”的編碼智能體——不僅能自己寫代碼,還能自己發明和改進算法。

就谷歌方面講述,AlphaEvolve已經在計算機算法和數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在計算機方面,它爲谷歌龐大的數據中心設計了一種全新的調度算法已經在谷歌全球範圍內實際運行了一年,成功多回收了平均0.7%的計算資源;在芯片設計領域,AlphaEvolve用硬件描述語言重寫了谷歌自主研發的TPU中一部分電路,刪掉了冗餘部分。這個修改不僅通過了嚴格的功能驗證,也沒有影響芯片性能,最終被集成進了下一代芯片的設計流程。

在國內,AI Agent的發展同樣值得期待。年初由蝴蝶效應公司發佈的Manus,發佈之初名氣與DeepSeek齊名。在功能上,實現了自主規劃任務並實時調整。業內人士認爲,Manus用了一種極具衝擊力的交互方式展現了多智能體工具如何處理複雜任務的能力。它的分享內容,不是傳統的圖片,而是AI處理任務的完整視頻,讓用戶能直觀看到AI一步步拆解和執行任務,帶來極強的震撼感。

在產業Agent領域,以浪潮海嶽商業AI爲代表的智能體,以浪潮海嶽大模型爲智能能力基座、浪潮海嶽軟件爲宿主,涵蓋 100 + 開箱即用的場景智能體,支撐財務、供應鏈、項目管理等 40 餘個高價值場景一站式落地,其整合 120 萬家企業最佳實踐,打造了覆蓋 2000 + 業務規則、5000 + 行業業務場景的知識庫,面向企業經營管理、生產運營等領域業務痛點,打通企業智能化落地最後一公里。例如在某大型建築央企橋樑施工工程智能化示範項目中,其針對施工方案編制工作量大的痛點,通過接入客戶 1TB + 專業知識搭建橋樑專項施工方案 AI 輔助編制平臺,動態構建 1100 餘個任務智能體,使編制效率提升 95% 以上。

對於Agent在產業端的應用,浪潮數字企業高級副總裁、首席技術官鄭偉波表示,企業應聚焦“深挖高價值場景和夯實數據知識基礎”兩大關鍵定位,針對企業通用領域場景,可以選擇開箱即用的場景智能體產品,針對企業專屬場景,可以通過端到端大模型落地工具鏈,支撐定製化智能體開發。

面對國內外同頻發展的AI Agent,真格基金的管理合夥人戴雨森認爲,AI有三個能力進展起到了關鍵作用。一是推理能力的大幅提升,如今主流大模型在回答問題前能展示思考過程,明確任務目標、制定計劃並判斷任務完成情況;二是編程能力,作爲數字世界的基礎技能,其應用不僅限於程序員;三是工具使用能力,AI 需學會運用自然語言、瀏覽器、代碼庫等軟件工具,從而更好地發揮作用。

當前,AI Agent 的崛起正印證着 2025 年 AI 作爲 “超級助手” 的判斷。無論是openAI還是國內的Manus、浪潮,依託大模型推理、編程、工具使用等能力,正在推動AI向“價值共創者”轉變。隨着技術深化,AI Agent 或將重塑科研與產業邏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