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董鳳】中國郵政近日正式發行了《故宮博物院建院一百週年》紀念郵票,一套兩枚的方寸票面,分別以“器載文樞”“丹青永續”爲題,串聯起故宮百年文脈傳承與中華美學精神。《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專訪了此套紀念郵票的設計師尹曉飛,聽他解讀票面背後的創意巧思,闡釋文物、建築與藝術如何在方寸之間實現百年對話。
尹曉飛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第一枚郵票名爲“器載文樞”,票面主體爲金嵌珍珠天球儀(清代乾隆年間內務府造辦處用黃金做成的模型,又稱“渾天儀”或“天體儀”——編者注)。尹曉飛表示,這尊館藏珍品不僅以金嵌珍珠的精湛工藝彰顯了古代中國的科技與匠心,更象徵着中華文明對宇宙秩序的探索與認知,恰如其分地呼應了“文樞”的題眼。
票面上方的背景巧妙融入了故宮神武門及周邊宮殿羣,這是尹曉飛精心設計的“空間延伸”。“從繪畫的視角來看,每個建築都有自己的個性。爲了準確表現故宮神武門及宮殿羣,我從景山公園取景,拍攝了實景照片,並從多個角度查證故宮建築的細節。”尹曉飛介紹說,“在創作中,我把結構線和輪廓刻畫得比較實,屋頂下的斗拱部分從上到下,從繁到簡,凸顯其莊嚴巍峨的特點。細節部分,對橫樑正面所描繪的精美花紋,我也採用斜線的手法進行了佈線,從長線條到短線條的運用,使其儘可能生動自然。同時按照由近至遠、由實到虛進行刻畫,對遠方的建築羣進行了虛化處理。整體視覺上,建築羣從神武門向南延伸,漸次遠去,展現出故宮殿閣巍峨、氣象萬千的宏大氣勢。”
如果說“器載文樞”是對故宮科技與建築之美的致敬,那麼第二枚郵票“丹青永續”則聚焦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郵票主體選用了清代畫家馬元馭的《千年和合軸》這幅古畫,畫面中盛放的花卉姿態各異卻和諧共生,恰好契合了中華民族“和諧包容”的哲學思想。
古畫《千年和合軸》墨色妍雅,設色減淡而不失變化,濃郁而不顯刻板,奠定了郵票整體色調基礎。尹曉飛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以接近於古畫的土黃色爲郵票背景,保持文物的古樸質感,同時在邊飾中加入金色,呼應了‘器載文樞’裏由黃金製成的金嵌珍珠天球儀的華麗,文字的顏色選用棕色,面值則用紫紅色,加入故宮的紅色標識,以展現出中華文物跨越千年的和合之美與獨特韻致。”帶着對百年曆史的敬意和遐想,尹曉飛在設計稿的方寸之間讓古畫更加傳神,文物更加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