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在線丨精準推送騙你買!5元成本賣千元 “特供酒”騙局告破

一瓶成本不足5元的劣質散酒,貼上所謂的“特供”“專供”標籤,搖身一變售價就能飆升至數千元。但事實上,凡是打着“特供”“專供”旗號的商品,都是假冒僞劣商品,並且都是非法產品。

爲依法嚴厲打擊整治非法制售“特供酒”犯罪,公安部在全國範圍內部署開展了“淨風”專項行動,在近期公佈的一起案件中,吉林琿春警方全鏈條摧毀了一個特大製售假“特供酒”的犯罪團伙,涉案金額高達1.5億元。而撕開這一特大犯罪網絡的切口卻是一筆簡單的網上交易。

特大製售假酒鏈條被摧毀

涉案金額上億元

琿春市民李某近年來一直承接一些小工程,由於生意上應酬多,爲此他經常通過網絡搜索,希望找一款物美價廉的高端白酒,很快他就在網上結識了一位賣酒的微商。

李某翻看這位酒商曬出的朋友圈,發現裏面都是又有名又有面的好酒,尤其難得的是還有普通人見不到的“特供酒”。

當事人 李某:我一共看了三款酒,裏邊有茅臺酒、茅臺特供酒、警衛局接待酒,我覺得這種酒平時也不在市面上流通,喝起來非常有面子。

李某當即從這位酒商的朋友圈裏選了三款知名白酒,並截圖發給酒商,接着兩人就開始商議價格。

當事人 李某:他給我報完價格之後,我就買了一款酒。買回來嘗一嘗,如果覺得好喝,我之後再跟他聯繫。

650元購買4瓶白酒

品嚐後發現異常

李某當即以65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箱知名品牌白酒。幾天後,李某收到貨,這箱白酒外包裝的箱子是木頭材質,看着挺高檔,打開木盒後,裏面是印有“中央警衛局接待用酒”的4瓶白酒,這麼實惠的價格、這麼精緻的包裝,還是僅供特殊羣體的專用酒,這讓李某覺得淘到了大寶貝,於是他當即約來幾位朋友一起分享。

當事人 李某:我們平時喝的醬香酒比較多,但是這個醬香酒明顯非常辣,怎麼順也順不下去,所以我就覺得買到假酒了。

懷疑買到了假酒 報警求助

本以爲買到了物美價廉的高檔白酒,沒想到打開一嘗,卻發現味道不對,李某懷疑自己可能買到了假酒,於是向吉林琿春警方報了案。

琿春市公安局環境偵查大隊民警接受報案後,隨即委託相關部門對酒進行鑑定。一路民警委託吉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對酒體本身進行鑑定,也就是要檢測這酒是不是酒、能不能喝的問題。另外一路民警則聯繫了這箱“特供酒”商標所有權企業,對“特供酒”上所貼標識的商標進行檢測。

琿春市公安局環偵大隊民警 廉天偉:取完證之後,我們通過酒的品牌,委託廠家進行商標的鑑定。

經鑑定 酒和商標都是假的

這批“特供酒”的商標爲著名品牌,所屬企業遠在貴州,琿春警方把報案人李某提供的“特供酒”發給企業,企業對其外包裝商標分別從辨別方式、辨別部位進行鑑定,出具的鑑定結論是這些商標與該企業出品的酒防僞特徵不相符。

據此,這些網商銷售的“特供酒”並非品牌所有企業生產出來的酒,而是所謂的貼牌酒,也就是用其他白酒貼上知名品牌,仿冒品牌酒。

與此同時,吉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對送檢的這批“特供酒”給出了鑑定結論:白酒酒液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相關規定,也就是這箱白酒符合標準、可以飲用。

雖然能喝,但仍是冒充品牌的假酒,那麼這些貼着知名品牌商標、打着“特供酒”噱頭的假酒究竟是從哪裏來的?又是如何流入到市場中的?警方首先從賣酒給李某的酒商查起。

琿春市公安局環偵大隊民警 廉天偉:在立案偵查之後,我們通過李某提供的快遞單號,往快遞總部發出協查,調取了快遞的相關信息,鎖定了一個犯罪嫌疑人。

所謂“特供”“專供”均是非法生產

警方鎖定的第一個犯罪嫌疑人是焦某,也就是賣酒給李某的酒商。焦某是河南人,案發時人在河南,警方查明他是底層微商,主要負責線上零售給消費者,而在他的上方一定還有供貨的上家。

琿春警方一邊循線追蹤其供貨上家,一邊對“特供酒”管理規定展開查詢,2013年,國管局、中直管理局等五部門聯合下發《關於嚴禁中央和國家機關使用“特供”“專供”等標識的通知》,2022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等6部門發佈《關於禁止銷售“軍”字號菸酒等商品的通告》。根據這些規定,凡是打着“特供”“專供”名頭的商品,均是違反國家規定、非法生產的商品。

隨着案件多條線索逐一呈現,這批特供酒不僅涉及商標侵權等問題,還指向製造、銷售假酒等違法犯罪行爲,引起琿春警方的高度重視。

琿春市公安局環偵大隊大隊長 楊豐瑞:責成我們環偵大隊牽頭,聯合刑警、特警、網安等部門成立聯合專案組,拉網式開展流水梳理數據分析等工作,地毯式排查涉案團伙成員框架及分工。通過前期偵查摸排,我們第一時間派出3個工作組,趕赴河南、廣東、貴州開展案件偵辦工作。

摸清假酒供銷網絡

追查生產源頭

專案組很快摸清“特供酒”供銷網絡的大致情況,向河南焦某供貨的上家是廣東的徐某,徐某屬於中層批發商,從上家批量進貨後,再賣給下層微商。而徐某進貨的上家,則指向貴州的肖某叔侄兩人。由於肖某兩人所在地,正是“特供酒”冒充的知名品牌白酒生產企業所在地,專案組決定遠赴貴州,追查假酒的生產源頭。

跨省追查源頭

鎖定供貨商門店

警方經調查,發現這批假酒最初進貨的源頭是在貴州仁懷,爲了進一步追查假酒的生產源頭,吉林琿春警方遠赴貴州仁懷展開調查,然而民警到達當地後發現,這裏作爲醬香型白酒的核心產區,生產白酒的企業有近千家,想要摸清假酒的生產鏈條顯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警方決定先從假酒供貨商肖某的活動軌跡入手開展調查,然而肖某卻十分狡猾,一場考驗耐力與智慧的偵查拉鋸戰就此展開。

專案組民警利用前期掌握的線索,鎖定了嫌疑人肖某在包裝材料市場的一處門店,民警偵查發現肖某行事謹慎、活動軌跡頻頻變化,給偵查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

走訪多家門店

均可按需製作“貼牌酒”

由於肖某反偵查意識較高,三名民警各自分工,分別摸排、偵查。

此時,專案組的偵查方向已經不僅僅是查清“特供酒”的銷售網絡,在以肖某爲源頭的供貨商身後是否隱藏着製造端?爲深入探查,偵查員扮作生意人,先後到幾家白酒門店談買酒生意,幾家店老闆言談話語間,都透露出只要給的價錢到位、就能按需製作高端貼牌白酒的意思。

但是由於製作這種高端貼牌白酒風險很高,店老闆表示只與長期合作的夥伴做生意,對突然上門、又不摸底的人不肯輕易嘗試。

獲取重要線索

店內存放大量包裝材料

偵查員明顯感受到各個店家的警惕和抗拒,未能談攏一筆生意,但多家門店走訪下來卻意外收穫了一個重要線索。在其中一家門店,偵查員觀察到店內存放着大量的白酒包裝材料,並且這些包材都是知名高端品牌白酒所用的外包裝材料。

有了這一線索,專案組及時調整偵查重點,偵查員走訪仁懷市鹽津街道、魯班街道等區域時,發現這裏很多白酒門店都可以定製知名高端貼牌白酒。

與此同時,追蹤嫌疑人肖某的民警發現他開始頻繁出入一家網吧,不過在這個網吧進行摸排和蹲守卻難度很大。

琿春市公安局環偵大隊民警 李春吉:因爲這個網吧位於商場的附近,出入口比較多,而且人流量也非常大,所以我們分成三個小組,一個人在商場的網吧入口蹲守,一個人在地下停車場的入口等,還有一個人是在網吧的側面蹲守。

偵查員李春吉負責蹲守網吧內和停車場,爲了不讓嫌疑人察覺到,他只能躲在遠處進行觀察。

琿春市公安局環偵大隊民警 李春吉:嫌疑人跟另一名嫌疑人鄭某,兩個人經常去上網,他們是一上網就是一個通宵,並且他們通宵結束後,白天上午一般是回酒店或者是在電競賓館睡覺。

位於半山腰的可疑院落

疑似製假窩點

嫌疑人睡覺,但偵查員卻不能放鬆。經過幾天蹲守,民警終於等到了肖某坐車外出,並悄悄跟到了一處場院。這個院子建在半山腰公路轉角的位置,臨着一個村子,從外觀上看並未見特殊。但是院子的位置顯然經過精心挑選,身處院落中易於觀察上、下山的公路情況,但如果要從外圍觀察院子內部的情況卻並不容易。由於貴州的山比較陡峭,並且蚊蟲非常多,偵查員只能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攀爬到山頂,再選擇有利位置,一蹲守就是一整天。

專案組經綜合研判,確認這處院落就是嫌疑人的一個窩點。窩點外設有專人望風,窩點內長期有多名人員聚集,此外還有不同車輛和人員往來。

琿春市公安局環偵大隊民警 李春吉:後期我們通過幾天幾夜蹲守,發現肖某和鄭某去的幾個山上的自建房都是窩點,因爲我們發現在幾個窩點當中,頻繁有一些陌生人來來回回,並且有一些快遞車,還有一些拉基酒、包材的車頻繁出入。

琿春市公安局環偵大隊大隊長 楊豐瑞:通過一直跟着他,從買包材、制酒、賣酒、發快遞整個鏈條基本上都摸出來了。

集中抓捕

現場查獲正在製作的假酒

經過幾個月的調查,琿春警方逐步掌握了這個製造假酒團伙的人員構成和發貨規律。製造假酒的窩點位於半山腰,不僅地形複雜,還有專門的人員負責望風,爲了將犯罪團伙一網打盡,琿春警方再次抽調幾十名警力,趕赴貴州開展集中抓捕行動。

當各路抓捕民警準備就位後,專案組長下達收網命令。一路抓捕組進入窩點時,工人們正在製作貼牌假酒,旁邊堆滿了酒瓶、酒盒等大量包裝材料。

一分鐘製造一瓶酒

每瓶成本不到5元

在窩點內,工人們熟練地從大塑料罐中提裝基酒,用簡單的漏斗分裝進知名品牌酒瓶中,加上蓋子,用機器封口,一分鐘就做好了一瓶酒。據嫌疑人現場供述,這些大罐的基酒就是從市場上正規渠道買來的,像這樣的一個大桶約113斤,購入價280元,分裝進一個酒瓶中的基酒約一斤,合2.5元。除了白酒酒液外,酒瓶、紙盒、提袋等外包裝均是從當地包材市場購入,每瓶酒的包材成本約2元,這樣計算下來,每瓶貼牌酒成本價不到5元,而銷售價格每瓶少則幾百元,多則數千元。

琿春市公安局環偵大隊教導員 楊立輝:據嫌疑人供述,向這個窩點提供基酒和仿製名牌白酒的是貴州段某財等人,他們屬於犯罪網絡的上游供貨方,我們已向兄弟單位通報線索,目前他們都已落網。我們端掉的窩點屬於犯罪網絡的中游,肖某貴、肖某剛家族在他們的隱蔽窩點內,進行灌裝貼標,生產這些“特供酒”和貼牌著名白酒。

經專案組查明,這一犯罪網絡的下游則是負責分銷的網絡,有專門團隊通過電商直播、社交平臺“精準營銷”,假酒48小時內即可發往全國。

琿春市公安局環偵大隊教導員 楊立輝:他們甚至爲不同客戶定製“特供”文案,謊稱假酒是從“內部渠道流出”,單瓶假酒的利潤超百倍。

順藤摸瓜

鎖定規模更大的另一製假團伙

以肖某爲首的製售假酒團伙歸案後,警方在進一步調查中發現了一條重要線索,在仁懷當地還有一個製作規模更大、在地下貼牌酒市場上更有名的陳某團伙。專案組乘勝追擊,卻在偵查、追捕中遇到了更大的挑戰。

琿春市公安局環偵大隊民警 李斌:嫌疑人的窩點的地理環境,也非常特殊,四周環山,住戶極少,我們開車到這個窩點附近,村民都非常好奇,願意看熱鬧。

陳某團伙的窩點位置偏僻,少有外來車輛和人員,偵查員只得隱藏行蹤、祕密觀察。

琿春市公安局環偵大隊民警 李斌:我們只能到對面的山上去,在旁邊的墳地蹲守,掌握嫌疑人一天的軌跡。我們用手機錄像、放大照片,固定嫌疑人送酒送包材。

在跟蹤偵查嫌疑人陳某時,偵查員發覺時常會跟丟,幾經探查,才發現了其中另有關竅。

琿春市公安局環偵大隊民警 李斌:地形特殊,我們覺得這個窩點是一樓,其實在後面是六七層,我們看到人進去了看不到人出來,最後我們繞道後山以後纔看到還有個出口,所以地形對我們造成了很大影響。

偵查員還發現給窩點運送材料和成品酒的運輸車輛也做了特別安排,每天繞行山路30公里並頻繁更換車牌。

在掌握確鑿證據後,專案組實施抓捕,陳某及團伙成員全部落網。

琿春市公安局環偵大隊大隊長 楊豐瑞:抓獲陳某後,通過對陳某的初期檢查,以及手機裏的聊天記錄相關證據,我們發現在仁懷三號區專門賣包材的地方,有一個提供包材的比較大的窩點,而且也自己包酒。

灌裝500瓶假酒

僅需4小時即可發貨

專案組查明,爲逃避打擊,該團伙採用“當天接單、當晚生產”模式。警方查獲的訂單記錄顯示,一個小作坊一晚可灌裝500瓶假酒,從打印標籤到封裝發貨僅需4小時。

琿春市公安局環偵大隊教導員 楊立輝:犯罪團伙甚至設有“品控員”,做完假酒後,要由“品控員”自己先喝一口,只要不辣嗓子就算過關,然後就裝車運走直接販賣。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

精準推送假酒廣告

隨着幾個犯罪團伙落網,專案組還查明,犯罪團伙對公民信息非法利用也觸目驚心。警方在團伙電腦中發現82萬條精準標註的數據,涵蓋“退伍軍人”“公關團隊”等羣體。

琿春市公安局副局長 劉柱:據犯罪嫌疑人供述,他們通過黑產購買信息,在抖音、微信推送“特供酒”廣告,成交率超35%。兩個以公司化運營的直播團隊,僱傭網紅,還有話術,比如:“家人們,這酒渠道特殊,全網獨家!”我們收網時,一主播正高喊“最後10箱秒殺”,後臺顯示訂單中的北京市某客戶剛支付12萬元訂購600箱假酒。

隨着琿春警方偵破推進,製售假酒團伙的上下鏈條逐漸清晰。一個涵蓋貨源組織、勾兌灌裝、包裝設計、話術營銷、收款發貨全流程的地下黑色產業鏈浮出水面。摸清案件基本情況後,琿春市公安局再一次抽調精幹警力,140餘名警力分赴貴州、四川等6省市同步收網。

打掉12處製假窩點

查獲假酒兩萬餘瓶

此次收網行動,警方端掉12處製假窩點,查獲假酒21200瓶、仿製包材55噸,涉案流水高達1.5億元人民幣,扣押的假“特供”標籤摞起來竟高達3層樓高。

琿春市公安局政委 李永峯:該案的告破,彰顯了公安機關全力淨化社會風氣,保障人民羣衆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的強大的決心和信心。

琿春市公安局副局長 劉柱:“特供”二字本就是騙局,消費者務必通過正規渠道購酒,千萬不要輕信所謂“內部渠道”。任何宣稱“特供”“專供”的商品均屬違法,民衆若發現線索,請立即撥打12315舉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