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奶成“毒奶”?女子喝後反覆發燒,當心這個致病菌

爲了追求更高的營養價值,部分消費者熱衷網購鮮牛奶、羊奶,多個電商平臺均有售現擠鮮奶產品;甚至在一些地方,早市、居民小區和市場上都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現擠現賣羊奶。現擠鮮奶可以賣、可以喝嗎?

01

喝了一瓶“羊初乳”

才知道此前未經殺菌處理

5月中旬,江蘇連雲港的唐女士在某平臺網購了一款新鮮現擠的羊初乳。商家宣傳其產品爲巴氏殺菌羊奶,唐女士便沒有多想,喝完一瓶後才知道,這些羊初乳其實並未殺菌,需要將其煮開後再飲用。

未經殺菌的奶製品本身是不能售賣的,這讓唐女士嚇了一跳,商家發出的羊初乳被裝在一個塑料瓶裏,上面也沒有印生產日期。5月30日,唐女士開始出現反覆發燒、咳嗽等類似感冒的症狀,隨即住院檢查,4天后查出來感染了布病。

“疾控中心聯繫我,問我有沒有接觸牛羊、前往外地,我說沒有。醫生說,我身體裏查出來的病菌叫馬耳他布魯氏菌,是存在於羊身上的病菌。”唐女士說。

據瞭解,布魯氏菌病(又稱“布病”)的潛伏期通常爲1周至4周,少數情況下可能延長至數月,具體時長與感染途徑、菌株毒力及個體免疫力有關。該病潛伏期內可能無症狀。農業農村部將布病列爲二類動物疫病,國家衛生健康委將其列爲乙類傳染病,與艾滋、瘧疾等傳染病並列,傳播能力較強。感染的羊、牛、豬是布病的主要傳染源。

記者注意到,在網購平臺上,售賣給唐女士羊初乳的商家仍在正常售賣。從買家曬圖評價來看,很多買家收到的羊奶外包裝無任何標籤,包裝方式爲散裝。商家位於山東膠州。記者以消費者名義諮詢商家,對方稱當地畜牧局每季度都會進行檢測。

另據瞭解,近期當地農業農村局已對商家羊場,按照發現疫病方式確定抽樣數量進行採樣檢測。商家羊場存欄127只,按照規定至少抽檢28只。膠州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分別於2025年4月30日、5月9日在該羊場採集羊血清標本36份,“經布魯氏菌檢測結果均爲陰性,未發現感染布病的羊只”。

記者在多個網購平臺搜索發現,有商家宣稱現擠生牛奶,內蒙古發貨,壞了全都賠;也有商家頁面宣傳圖片顯示,售賣的鮮羊奶無任何包裝。

02

“天然”≠安全!

年年都有人“中招”

據報道,近年來,喝鮮羊奶感染布病屢屢出現,其中不乏學齡前兒童。

今年4歲的深圳男孩強強(化名)自小活潑好動,但從去年開始,強強的體力下降了許多,總喊“膝蓋疼”,爸媽看孩子膝蓋青一塊紫一塊,原以爲是調皮磕碰導致,去醫院一查才知道是感染了布病。原來,去年暑假,父母帶強強回老家時,村裏有人在現擠現賣新鮮羊奶,想着“零添加”“天然新鮮”就買了,回家也只是簡單加熱,沒有完全煮沸,就讓強強喝下了。

今年初,53歲的張阿姨因腰腿疼痛、反覆高燒來到鄭州人民醫院就診,醫生詢問下才發現,張阿姨近半年來,頻繁飲用親友提供的生羊奶。據張阿姨陳述,親戚家養了一隻羊,隔三岔五就會給她送來羊奶,張阿姨只是將羊奶稍微加熱後便喝下。結合接觸史和化驗結果,醫生最終診斷張阿姨患上的是布氏桿菌脊柱炎。

此前,河南洛陽的男孩壯壯(化名)也曾因常喝沒有徹底煮沸的鮮羊奶而反覆發燒,入院檢查。就在壯壯住院期間,他的妹妹、媽媽、奶奶也相繼出現反覆發燒的症狀,均被確診爲布病。

布病治療專家、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主任醫師德勝表示,喝、擠鮮牛奶或者鮮羊奶不一定會感染布病,前文唐女士感染主要是因爲她喝的羊奶可能產自得病的羊。此外,從臨牀病例情況來看,居家種菜、養花施肥過程中也可能會感染布病菌。

“一些人喜歡養花,購買的化肥裏可能存在羊糞,在施肥的過程中也有可能接觸感染、患上布病。布病菌在自然環境中,不干預不消毒,陽光不暴曬,可能最多存活18個月。”

這些都是布病的傳播途徑:

經皮膚黏膜接觸傳播

直接接觸病畜或其排泄物、陰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擠奶、剪毛、屠宰及加工皮、毛、肉等過程中沒有注意防護,可經皮膚微傷或眼結膜受染;也可因間接接觸病畜污染的環境及物品而受染。

經消化道傳染

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及未熟的肉、內臟而受染。

經呼吸道傳染

病菌污染環境後形成氣溶膠,可引發呼吸道感染。剛纔說到的發病兩年才確診的那位老年患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感染的。

其他

蒼蠅攜帶、蜱蟲叮咬,也可傳播此病。

03

別擔心

這種病可防也能治

北京工商大學食品營養與健康系副主任侯殿志表示,網購現擠鮮奶的行爲健康風險較高,原因在於現擠鮮奶即生奶未經任何專業殺菌處理,在電商平臺銷售和運輸過程中,容易因冷鏈中斷、包裝破損或源頭污染而滋生致病菌;另外,源頭動物健康狀況也無法追溯。

侯殿志講述:“食用這種網購的現擠鮮奶會存在引發布魯氏菌病(症狀包括髮燒、關節痛、疲勞)、食物中毒(如腹瀉、嘔吐),或更嚴重的併發症(如關節炎或生殖系統問題)的風險,尤其對兒童、孕婦、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人羣,風險更大。”

侯殿志還表示,從營養學角度來說,現擠的牛奶和市面上售賣的牛奶營養價值是一樣的。

“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優先購買標有‘巴氏殺菌’或‘UHT滅菌’的預包裝奶製品,並檢查生產日期、保質期及生產許可信息。在個人防護上,如果接觸過生奶,立即洗手並監測症狀;如有發燒、腹瀉等不適,及時就醫(可進行血液檢測)。儘量避免食用未經標準化處理的奶產品。”

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專家提到的以下細節,可預防布病:

現擠鮮奶謹慎喝

有些患者雖然知道現擠的羊奶要煮沸後才能喝,但他們將羊奶煮沸後,又倒回盛鮮羊奶的器皿裏,結果感染了布魯氏菌。最好不買、不飲用未完全消毒的牛奶、羊奶。

生肉、半熟肉不要喫

充分的烹調對於預防布病很重要,最好不要喫生肉或半熟肉。

切肉、洗肉有講究

切生肉的案板、盛生肉的碗,不與其他餐具混用。

(來源:央視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