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盲盒、包掛、手辦,潮玩正從小衆興趣走向大衆市場——
一件潮玩,生活添趣味(消費新潮流,釋放新熱度⑥)
位於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泡泡瑪特全球旗艦店內展示的《哪吒之魔童鬧海》天生羈絆系列手辦盲盒,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王 初攝(人民視覺)
北京市一消費者帶着自己的棉花娃娃春遊拍照。宋凌雲攝
近年來,潮流玩具成爲年輕人消費新寵。從盲盒收藏到IP聯名,潮玩以其獨特設計和趣味互動吸引衆多愛好者。
數據顯示,國內潮玩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潮玩經濟相關企業超5萬家;預計到2026年,潮玩產業總價值將攀升至1101億元,年均增速超過20%。
小小玩具,何以“硬控”消費者?
從小衆走向大衆化市場
週末,北京朝陽大悅城的一家潮玩店內人頭攢動,不少年輕人穿梭其中,挑選自己心儀的玩具,在北京工作的吳運傑就是其中一位。“第一次拆到隱藏款時,我激動得差點跳起來!”她對記者說,“我最早接觸盲盒是在大學期間,當時被裏面未知的驚喜深深吸引。現在工作了,每次路過潮玩店,還是忍不住要進去抽幾個。”吳運傑坦言,盲盒的吸引力在於“未知的驚喜感”,“單價幾十元到百元,既能承受,又能滿足收集欲”。
00後大學生小悠則熱衷於“喫谷”和收藏BJD(球形關節人偶)娃娃,她每月都會拿出一部分生活費購買手辦和周邊。“我覺得這些手辦和娃娃不僅僅是商品,更承載着我對動漫角色的喜愛和情感。”小悠亮出了自己精心佈置的展示櫃照片,裏面擺放着《明日方舟》的角色手辦和她花費千元定製妝面的BJD娃娃。她還經常在社交軟件上傳自己的“養娃”心得,“每次看到它們,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夥伴’,這種情感上的陪伴是無可替代的”。
潮玩已從小衆興趣逐漸走向大衆化市場。
在時尚領域,“包掛”成爲年輕人彰顯個性的新方式。“換一個包掛,就像換了一款新包,能輕鬆搭配不同風格的衣服。”深圳姑娘劉麗莎深諳搭配之道,她告訴記者,用潮玩包掛來裝飾不同的包,“已經火了一陣子了”。她尤其喜歡泡泡瑪特的Labubu系列包掛,她收集了多款不同造型的Labubu,還會根據季節和場合選擇不同的包掛搭配。“Labubu的造型很可愛,而且有很多限量版和隱藏款,收集起來特別有成就感。”
從這些消費者的身上,不難看出潮玩消費的火熱。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潮玩經濟相關企業超5萬家。其中,2025年新增註冊相關企業約3100家。從區域分佈來看,廣東省以9200餘家潮玩經濟相關企業位居首位,佔全國企業總數的18.3%;排在其後的是河南省、福建省、山東省和海南省。2024年,潮玩頭部品牌泡泡瑪特實現營收130.4億元,首次破百億元,同比增長106.9%。其中,中國內地營收79.7億元,同比增長52.3%。
“頭部品牌推陳出新,融合傳統文化與時尚元素,讓潮玩兼具收藏與觀賞價值。”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所長董超表示,潮玩不僅滿足年輕人的審美需求,也豐富了消費市場形態。小小玩具背後,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是消費市場的活力體現。
不僅是商品,更是社交符號
什麼樣的潮玩更受市場青睞?
泡泡瑪特有關負責人介紹,從市場表現來看,IP聯名款、藝術家合作款、限量款類型的潮玩最受歡迎。“我們的IP系列一直是潮玩市場的熱門,像Labubu、Molly、Skullpanda、Dimoo等,不僅在設計上獨具特色,還通過不斷的跨界聯名和新品推出,保持着新鮮感。例如,Labubu與Vans的聯名搪膠玩偶,一經推出就引發了搶購熱潮。”
得物APP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潮玩通過多種方式組貨配成禮盒後,消費者購買需求更旺盛,如麥當勞奧特曼麻將禮盒、迪士尼10週年520蝴蝶結系列新品聯名禮盒、JELLYCAT 2025新款藍色禮盒和蛇年限定禮盒等。“2025年得物的玩具和文具類目實現了超100%增長。”該負責人介紹,在得物平臺上,迪士尼25週年達菲和朋友們春日系列潮玩通過搶先發售,成爲高熱新品;泡泡瑪特聯合得物發售哪吒盲盒上架秒售罄。
哪些人在購買潮玩?
得物APP有關負責人介紹,得物玩具品類消費人羣以20—35歲的大學生羣體和新生代家長爲主,看重產品的“顏值”“可玩性”“性價比”。其中,毛絨玩具消費羣體集中在15—25歲的學生羣體,以女性爲主,外觀符合審美和能帶來情緒價值是其核心購買決策因素,消費習慣更加看重正品、質量和價格。“近期,得物APP上以潮玩送禮的需求也在提升,增額主要來源於Jellycat、迪士尼等,毛絨、積木等用戶需求激增。”該負責人說。
爲什麼年輕人鍾愛潮玩?
專家分析,年輕人愛買潮玩,一方面是因爲潮玩獨特的設計滿足了他們的審美需求;另一方面,潮玩所蘊含的文化和情感價值,讓他們在購買和收藏的過程中找到了歸屬感和認同感。社交網絡的傳播也讓潮玩文化得以迅速擴散,年輕人通過分享潮玩,融入特定的社交圈層,滿足了社交需求。
潮玩對於“Z世代”而言不僅僅是商品,更是年輕人表達個性、興趣和態度的一種方式。“潮玩不僅侷限於傳統的玩具形態,而是用不同產品形態承載新興IP和消費主張,從而賦予產品獨特的收藏意義和情感鏈接。這種收藏文化的興起,也推動了IP價值的延伸和整個潮玩產業的多元發展。”得物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中國潮玩品牌還積極佈局全球市場。
“截至2024年,我們在海外20餘個國家開設門店,海外收入佔比近30%。”泡泡瑪特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通過本土化運營策略,如結合東南亞文化推出限定產品、與當地藝術家合作開發區域IP,逐步打破文化壁壘,“我們的目標是將中國的潮玩文化推向世界,讓更多人瞭解和喜愛”。不少入境遊團隊還會把購買中國潮玩設置爲專門的環節。
線下體驗也是潮玩消費的重要一環。據介紹,中糧大悅城旗下全國大悅城項目與包括酷樂潮玩、中國名創、泡泡瑪特、KKV在內的頭部潮玩品牌完成了多層次的戰略簽約。其中,ILOVETOY北京首店、52TOYS北京首家旗艦店、TOPTOY全新概念店等已在北京朝陽大悅城落地,讓這裏成爲“北京喫谷高地”;上海靜安大悅城運營團隊打造出一整套成熟的IP運營體系,2024年靜安大悅城全年單日最高客流突破11萬人次,全場銷售金額同比提升近25%;瀋陽大悅城則將多元生態發展與深度情感鏈接作爲“破局”關鍵,2024年全年共舉辦了近百場漫展、IP展、宅舞等二次元相關活動。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和中國動畫學會發布的《中國潮玩與動漫產業發展報告(2024)》數據顯示,中國潮玩產業總價值預計到2026年將攀升至1101億元,年均增速超過20%。
未來,潮玩產業將迎來哪些新變化?
專家認爲,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AI技術很可能會對潮玩行業產生深遠影響。一方面,AI可以應用於潮玩的設計環節,通過大數據分析消費者喜好,設計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另一方面,在潮玩的銷售和互動環節,AI可以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比如虛擬試玩、智能推薦等。
潮玩與其他領域的融合也將不斷深化。“例如與文旅產業結合,打造潮玩主題的旅遊景點或活動,進一步拓展潮玩的消費場景。”董超說。“目前,行業也面臨着一些挑戰,比如設計同質化、部分熱門潮玩溢價爭議等。今後,企業需在提升產品品質、豐富產品內涵上多下功夫,加大對自有IP的培育力度,挖掘文化內涵,講好品牌故事。在出海方面,企業要充分重視地域、文化、法律等差異,深入調研當地市場,調整產品設計與營銷策略,實現本土化運營,推動整個潮玩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