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小逼仄的廁所竟成了“生產車間”:代購徒手將大份蛋糕切割、分裝,用於儲存食品的器具隨意擺放在地上,衛生狀況全然不達標。分裝盒上更是一片空白,沒有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表等任何關鍵標識,消費者購買後完全處於信息盲區。
近日,“山姆代購在廁所分裝蛋糕”的話題衝上熱搜,代購分裝食品問題引發熱議。
《法治日報》記者調查發現,代購售賣分裝食品如今在不少地方賣得火熱,但暗藏諸多食品安全問題,如分裝、儲存食品的環境不達標、不衛生、分裝盒上無任何標識、賣家虛標生產日期等。
受訪專家認爲,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任何可能影響食品安全的環節都不應被忽視,而個人代購分裝的模式,恰恰成了食品安全鏈條中的一個薄弱環節。代購者多爲普通消費者,缺乏經營食品的資質和專業知識,他們在食品的保存、運輸、分裝和包裝過程中,很可能無法遵循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這種“無證經營”的模式,不僅讓食品的質量安全難以得到保障,更讓消費者的權益和健康面臨着巨大的風險。
衛生安全無法保障
消費者遇事難維權
“代購把麪包放在地上,人從上面跨着走,這樣的麪包你敢喫嗎”“看着真髒,沒有一點想喫的慾望”……
近日,在社交平臺上,多名網友曬出在一些烘焙店遇到的代購分裝“怪象”。從照片上來看,一些代購隨意將買來的蛋糕放在地上,就地開始切塊分裝,蛋糕旁邊頻繁有路人經過。而用來分切、儲存蛋糕的工具,也被代購隨意擺在旁邊。評論區內,來自多地的網友留言稱所在地的“網紅”店鋪,這種黃牛代購分裝亂象十分常見。
記者調查瞭解到,一些熱門的“網紅”店鋪催生出一批黃牛代購黨,爲了攬客,這些代購將大分量的蛋糕、麪包等食物分裝散賣,溢價通常在10%至40%左右。他們經常在社交平臺分享着擺攤日常招攬顧客,其售賣的分裝烘焙產品的盒子上,無任何產品標識和生產日期。
在北京讀研一的雨薇,是某山姆代購羣的常客。“我所在的羣是代購建的第6個羣,羣內已滿員(500人)。”每週她都會買兩次山姆蛋糕的分裝,由代購送到學校宿舍樓下。商品價格是在原價基礎上多加5元的代購費和1元打包費。
“學校離山姆店比較遠,我又沒有會員卡,所以選擇了代購的方式。”雨薇說,因爲山姆售賣的商品分量都比較大,所以代購分裝是常事。看到熱搜上的“疑似山姆代購蹲廁所分裝蛋糕”後,她和不少羣友在羣裏討論此事,希望以後“老闆”(代購)能保證分裝時的衛生環節。“‘老闆’在羣裏發過分裝的照片,感覺挺衛生的,我以後應該還是會繼續購買。”
記者採訪發現,像雨薇這種“不發現問題,就還會繼續”的心態是不少購買分裝代購食品消費者的共有態度,他們多數樂觀地覺得“廁所分裝”是極端個例,“我不會那麼倒黴遇到”。
遼寧的上班族李想原本也抱有這樣的想法,直到他真的從代購那裏買到了有問題的分裝食品。2024年11月,他從代購處購買了一盒分裝蛋糕,喫到一半時,發現盒子裏有一隻螞蟻,立馬把嘴裏還沒來得及嚥下去的蛋糕吐了出來,沒喫完的全扔了。“當時整個人都不好了。”
發現問題後,他立馬聯繫代購要求退錢。代購表示抱歉後倒是很爽快地退了款,並承諾下次再購買會給他7折優惠。後來李想又購買了有獨立包裝的餅乾,“這個好歹衛生些”。
“爲了這麼一個小東西,我才懶得去維權。”這也是不少消費者在買到問題代購食品時的共同反應。記者注意到,社交平臺上發佈的食品代購避雷帖裏,除了和代購本人就退款、賠償事宜做溝通外,基本沒有什麼人去進一步維權。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祕書長陳音江告訴記者,商家將商品售賣給個人,雙方之間就建立起了合同關係。而消費者委託代購人幫其購買商品,其本身並沒有跟商家建立合同關係,而是被委託的代購人跟商家建立了合同關係。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遇到商品質量問題,消費者只能向代購人主張權利。如果是商家導致質量問題的,只能由代購人去向商家主張權利。消費者因爲沒有直接與商家建立合同關係,無法直接找商家維權。“由此可見,消費者通過個人代購方式購買商品,其消費權益往往很難得到保證。”
個人代購缺乏資質
灰色地帶監管缺位
“我也需要辦證嗎?”
來自廣東的周逸飛是新入行的一名代購,目前活躍在大學城的社交羣,售賣山姆商品及分裝。他特地製作了一面寫着“山姆代購”字樣和聊天羣組二維碼圖片的廣告布貼在學校的柵欄上,爲自己招攬顧客。不到兩個月,他已經建立了3個500人的社交羣。他每天的工作流程就是前一天統計羣內接龍數量,第二天根據接龍要求進行商品採購,分裝好再送到學校來。
“安全靠譜,全流程透明”是他對自己“業務”的標榜。但記者一問他是否有營業執照、食品生產許可證等,他便一頭霧水,有了上述發問。在他看來,開實體店才需要這些資質,“我又沒開實體店,不需要吧”。
記者調查發現,進行分裝“二次加工”的代購們大多沒有取得相應的營業執照、食品生產許可證、食品經營許可證和衛生許可證等,屬於“無證經營”。一名在遼寧瀋陽專門做分裝食品的代購在給記者展示自己的營業執照後,宣稱他敢保證所在市區山姆分裝代購有執照的“只此一家”。
值得注意的是,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結合《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對可分裝的食品分類,蛋糕不屬於允許分裝的食品類別。
受訪專家表示,監管部門不應當讓不規範的食品代購“肆意生長”。
北京工商大學食品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清傑認爲,我國監管部門主要是對商家營利行爲進行監管,而對個人銷售行爲是開了一個口子的,比如個人通過平臺售賣手工作品等小物件,可以不用辦理營業執照等。“而代購正是介於商家和個體之間的一個灰色地帶。”
“如果代購人的代購行爲具有固定模式或達到一定規模,實際上就相當於一個終端銷售商的角色,就應依法辦理營業執照、食品銷售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等註冊登記手續,就要依法承擔經營者的責任,被納入日常監管。”陳音江說,如果消費者明明知道代購人沒有辦理註冊登記,並不是合法的經營主體,還通過其購買商品或服務,實際上也得不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保護。“通過個人代購方式購買商品不是正規消費渠道,除非是特別熟悉的人幫忙購買,否則更像是購買人和代購人之間的一種私下交易,出了問題很難劃分責任,也很難依法維權。”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朱曉峯分析,有償代購中的受託人既是消費者,又是銷售者,由於現行法對不同銷售者的資格有不同的規定,導致不符合這些特別規定的有償代購者在從事相關行爲時可能涉嫌違法。例如,《食品經營許可和備案管理辦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食品銷售和餐飲服務活動,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如果有償代購者沒有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即到商家購買食品再分裝運輸銷售給訂購的消費者,就構成無證經營。
嚴厲打擊無證經營
協同保障消費權益
記者從一些社交平臺上發現,不少從事食品代購業務的博主會展示自己如何“開加盟店做大做強”“月入10萬+”,並且觀看人數和點贊量都很高,評論區大多是希望入行的人“求帶”。其中,就有一些博主通過知識付費形式售賣所謂的相關“入行祕籍”。
記者隨機購買一份“山姆代購入行資料”發現,其中內容主要包括如何統計訂單、如何建立社羣、辦理卓越會員還是普通會員、代購商品定價等,內容簡短,甚至不如很多平臺上的代購“經驗帖”。
“這些資料根本沒用,代購其實只要你會買東西、有車就行。”在山東做山姆代購已經快兩年的雅琴告訴記者,目前很多帖子營造代購很容易賺錢的假象,其實背後的根本目的是賺別人的“加盟費”“帶教費”,“實際上根本不懂經營和食品安全等,如新鮮烤雞,到了他們手上變成了冷凍雞,賣得卻比原店還貴很多”。
“有一次我問代購山姆烤雞的保質期問題,‘老闆’直接問我‘冷凍雞還有保質期啊’?”雅琴無奈地說。
除代購者的資質問題外,食品代購、分裝等環節中的衛生安全問題引發不少消費者擔憂。
朱曉峯提到,根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高危易腐食品需要嚴格控制儲存和配送條件。然而,由於個人代購繞開了平臺和監管渠道,食品分裝和運輸中普遍缺乏必要的衛生保障。個人代購往往將蛋糕、熟食等直接打包寄送,甚至在非潔淨環境下進行分裝。這不僅給消費者健康帶來潛在威脅,還爲監管部門增添了執法難度。
同時,受訪專家還提到,個人代購分裝的行爲破壞了食品標籤可溯源的體系。食品標籤是消費者瞭解食品信息、選擇放心產品的重要途徑,也是監管部門快速定位問題源頭、防範和處理食品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然而,一旦食品被代購者私自分裝,其原有的標籤信息就可能被篡改或丟失,導致消費者無法得知食品的真實來源和加工過程。這種信息的缺失,不僅使消費者難以獲得完整的信息,也爲日後可能出現的問題埋下了隱患,增加了維權難度。
“產品責任中因產品瑕疵遭受損害的受害人向生產者、銷售者等主張侵權責任,除了應當證明自己因瑕疵產品遭受的損害之外,通常還需要證明瑕疵產品的銷售者、生產者爲誰等。而個人代購分裝食品的行爲會使食品的原有標籤信息丟失,導致消費者無法得知食品的真實來源和加工過程,難以證明食品的生產者。”朱曉峯說,另外,個人代購關係中的委託人和受託人多是私下聯繫,委託人通常也難以證明受託人與其之間存在委託關係,也難以證明其遭受的損害與受託人的行爲之間存在關係。即使委託人能證明受託人與其存在委託關係且其遭受的損害與受託人有關,實踐中遭受損害的受託人也難以獲得充分的救濟。
陳音江認爲,消費者如果通過代購方式購入商品,一旦商品出了質量問題,消費者只能去找代購人解決。而代購人如果不是專業的經營者或經銷商,那麼該情況很難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很難進行相關責任劃分。
“所以有必要提醒消費者,儘量不要通過沒有經營資質的代購人購買商品,否則一旦出了問題就很難維權。當然,商家發現有人利用代購方式私下轉售商品,也應提醒消費者注意或向有關部門報告。”陳音江說。
“商家應加強內部管理,儘量防止商品被代購分裝;同時,也可以考慮推出更加靈活多樣的銷售策略,滿足消費者對於小分量、多樣化食品的需求。監管部門則應加大對個人代購分裝行爲的打擊力度,對於無證經營、違反食品安全標準的行爲進行嚴厲處罰。同時,也應加強宣傳教育,增強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和維權意識。”朱曉峯建議。
(文中受訪者除專家外均爲化名)
作者|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麗 實習生 陳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