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再創“無人機空戰”新模式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晨陽 柳玉鵬 環球時報記者 馬俊】俄烏衝突中,在武器性能方面明顯處於劣勢的烏克蘭,卻頻繁靠無人裝備的新戰法“扳回一城”。在用無人艇重創俄黑海艦隊、無人機偷襲俄戰略轟炸機基地後,烏克蘭近日再次宣稱,利用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成功擊落一架高價值的俄軍“獵戶座”武裝無人機。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中國專家表示,俄烏衝突中雙方都在爲如何應對廉價無人機的防空難題而發愁,而防空型FPV的出現,讓“無人機反無人機”成爲現實,“無人機空戰”的新模式值得關注。

清晰視頻展示“擊落全過程”

烏克蘭《基輔郵報》28日稱,烏克蘭安全局近日發佈了一段視頻,顯示烏克蘭防空型FPV無人機在過去兩週內摧毀的各種俄羅斯軍事目標,包括坦克、火炮、防空系統、電子戰和無線電電子偵察系統,以及多架不同型號的無人機。報道注意到,視頻中還首次展示了烏克蘭無人機擊落“一架罕見的俄軍‘獵戶座’察打一體無人機”的全過程。

截至本報30日發稿前,俄羅斯官方與媒體尚未對烏克蘭安全局發佈的這一視頻予以回應。上述說法的真實性還有待繼續觀察。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當時俄軍無人機正在穩定飛行,烏克蘭無人機從側下方直接逼近並將其撞毀。報道稱,其實這不是烏軍防空FPV第一次成功擊中這類空中目標,“此前烏克蘭第414無人系統獨立旅就擊落了一架‘獵戶座’無人機,那次交戰可能是烏克蘭第一次成功使用防空FPV無人機來對付這種昂貴的武裝無人機。”但最近這次是烏克蘭第一次清晰拍攝到防空FPV無人機擊落“獵戶座”無人機的視頻。

報道稱,對於俄羅斯而言,“獵戶座”無人機地位相當重要。它是俄羅斯喀琅施塔得公司利用外國技術研製的中空長航時無人機,也是俄軍裝備的第一種察打一體無人機。“獵戶座”於2020年正式服役。它採用正常氣動佈局,安裝有大展弦比機翼、V形尾翼和推進式螺旋槳,機頭前方有光電吊艙,最大起飛重量約1200公斤,有效載荷約200公斤,續航時間爲24小時,主要性能與美軍“捕食者”系列無人機基本相當。最初版本的“獵戶座”只能執行偵察任務,後來才根據俄軍實戰需要調整爲察打一體無人機,不但能夠提供實時戰場情報,還可以攜帶KAB-20、KAB-50、UPAB-50和FAB-50等不同型號的航空炸彈。由於“獵戶座”飛行高度在7500米以上,烏軍前線部隊裝備的數量衆多的單兵防空導彈無法對其構成威脅,它是俄軍非常活躍的武裝無人機型號。

烏克蘭航空評論員阿納託利·赫拉普欽斯基認爲,烏軍用防空型FPV擊落“獵戶座”的意義非常重大,因爲後者不但價格昂貴,而且大量採用了外國部件。由於西方制裁導致這些部件的供應受影響,“獵戶座”的生產受到很大影響,補充並不容易。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獵戶座”無人機也曾爲執行空戰任務進行改裝,包括用機翼下的管式發射器攜帶反坦克導彈,用於摧毀小型無人機等空中目標。但在這次烏克蘭公佈的FPV無人機襲擊視頻中,“獵戶座”無人機似乎並沒有躲避或反制動作。    

俄烏戰場興起“無人機空戰”

根據烏克蘭方面發佈的視頻,被擊落的俄軍無人機除了“獵戶座”外,還包括“海鷹”“柳葉刀”等其他多個型號。美國《防務快報》稱,如今在俄烏衝突中,雙方都在越來越多地使用FPV無人機攻擊空中目標。“俄烏雙方的FPV無人機摧毀對手偵察無人機不再是新聞,甚至直升機被攔截的概率也越來越高”。

報道稱,儘管防空型FPV只適合攔截飛行速度慢、機動性差的空中目標,但在俄烏衝突的特定背景下,這些武器依然大受歡迎——主要原因就是價格相對較低。爲攔截俄軍大量使用的“天竺葵”等遠程自殺無人機,烏軍耗費了大量防空導彈。相比成本只有幾千美元的廉價無人機,烏克蘭使用防空導彈的費用非常高。例如德國最近從美國採購的“毒刺”單兵導彈單價高達78萬歐元,即便是西方國家提供的老式防空導彈,單價通常也需要數十萬美元。相比之下,利用廉價無人機攔截無人機,在成本上更划算。如果使用FPV無人機執行這些防空任務,成本可以低至幾百美元。“採購一枚便攜式防空導彈的開銷足以購買數百架防空型FPV無人機。”

未來無人機空戰什麼樣

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中國專家表示,俄烏衝突中出現的所謂“無人機空戰”只是非常初級的版本。受當前技術和成本限制,即便是大型無人機攜帶昂貴的傳感器,對於周邊空域的感知能力也無法與人類飛行員相比,這使得它們在遭遇對手導彈或防空型FPV攻擊時往往毫無防備。此外大部分無人機的飛行速度慢、機動性能差、自衛能力薄弱、飛行軌跡相對固定,因此更容易被擊落,目前無論是美國的“捕食者”“死神”“全球鷹”還是俄羅斯的“獵戶座”等大中型無人機,往往都只能靠提高飛行高度來躲避攻擊。俄烏衝突中常見的無人機空戰,本質上還是在特殊環境下,用FPV直接撞擊對手無人機,將其作爲一種另類的攔截導彈使用。

專家表示,這種無人機空戰模式雖然簡陋,但的確相當有效地解決了傳統防空導彈攔截無人機時面臨的成本難題,未來很可能成爲廉價防空模式的一個新發展思路。

與此同時,各國也在發展高端的空戰無人機,它們配備有強大的對空對地探測能力,以及更好的空中機動性能,可以掛載各種武器執行對空對地攻擊任務,更符合傳統有人戰鬥機的作戰模式。例如美軍在今年巴黎航展上展出了爲空軍第六代戰機配套研製的無人僚機全尺寸模型,它們將作爲“忠誠僚機”與有人駕駛的F-47戰機協同作戰。通用原子公司的YFQ-42A和安杜里爾工業公司的YFQ-44A兩款無人僚機已被美國空軍選中,預計到2029年前將部署1000架。

專家表示,從俄烏衝突的實戰經驗看,無人裝備的新戰法未必一定會完全複製傳統有人戰爭模式,因此仿照有人駕駛戰鬥機作戰模式打造的高端無人戰鬥機是否符合未來無人作戰的需求,還需要繼續觀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