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爲可能與俄發生衝突做準備,歐洲最大港口規劃“戰時儲備”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倪浩】“歐洲最大港口荷蘭鹿特丹港正爲可能與俄羅斯發生的衝突做準備”,英國《金融時報》7日報道稱,具體措施包括爲軍用物資運輸船隻預留泊位,以及規劃戰時物資運送線路等。

荷蘭鹿特丹港務局首席執行官鮑德溫·西蒙斯表示,他們正與毗鄰的比利時安特衛普港協調預案,以應對可能湧入的美英加三國軍用車輛和補給物資。荷蘭國防部今年5月曾宣佈,應北約要求,鹿特丹港須爲多艘軍用物資船提供裝卸空間。西蒙斯對《金融時報》表示,每年會有四五次,將有一艘或更多船停靠在碼頭,每次停靠數週,具體位置不定。其中鹿特丹港集裝箱碼頭是唯一能安全轉運彈藥的區域,該港每年還將舉行數次兩棲軍事演習。

報道稱,鹿特丹港上述舉措是整個歐洲大陸備戰浪潮的一部分。歐盟正在制訂一項高達8000億歐元的軍備重整計劃,以回應關於美國要求歐洲提升防務自主的呼聲,並在俄烏衝突進入第四年之際,進一步威懾俄羅斯。

疫情以及俄烏衝突暴露了歐洲對中國、印度醫療物資和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西蒙斯呼籲歐洲效仿石油戰略儲備那樣儲備更多的其他必需品。“我們應該對銅、鋰、石墨和其他一些關鍵原材料採取同樣的措施。”西蒙斯表示,歐盟應該着眼於更廣泛的戰略韌性,不僅在石油領域,還應在天然氣、醫藥、關鍵材料等領域增強韌性和適應力。他還說,鹿特丹港周邊具備完善分銷網絡,是理想儲備地點。荷蘭部分戰略石油儲備已存放於此。

在6月底舉行的北約峯會上,北約成員國領導人決定在2035年前將國防開支佔GDP的比重從2%提升至5%。6月26日,俄外長拉夫羅夫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北約成員國增加國防開支不會影響俄羅斯安全。報道說,俄羅斯總統普京此前在接受美國記者卡爾森採訪時表示,莫斯科不會攻擊北約國家,俄羅斯也不打算攻擊波蘭、拉脫維亞或其他波羅的海國家,西方政客經常用俄羅斯的威脅“嚇唬”自己國家公民,轉移對國內問題的注意力。

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員董一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鹿特丹港進行戰時準備反映了俄烏衝突爆發之後,在處理地緣政治危機的經濟安全政策上,歐盟特別注重所謂去風險和重構供應鏈韌性,此次便具體表現在了基礎設施和船運物流領域上。

“保障物資運輸的穩定性、可靠性,以及整個供應鏈的安全暢通,是歐盟採取的預防性措施,以應對未來的地緣危機,無可厚非。但是,我們也注意到,歐盟對港口進行戰時戰略規劃,也體現出歐盟在所謂不安全感的刺激下,而加倍進行軍備投入,實際上也是將經濟問題泛安全化的一種體現。”董一凡說,這將擠佔鹿特丹港的民用功能,對於歐洲經濟不可避免帶來一定的負面效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