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線熱點城市樓市穩步邁入“止跌回穩”,改善型需求維持上升態勢

央廣網北京2月20日消息(記者門庭婷)2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佈1月份70城房價指數。梳理數據可以發現,1月份全國房價指數延續去年四季度止跌回穩的態勢,房價趨穩的特徵更加明顯。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表示,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1月數據來看,政策託底效應逐步顯現,市場“止跌回穩”的趨勢不斷強化,但市場信心處於穩步修復階段。分化格局下,核心城市優質板塊的韌性將成爲2025年市場主要支撐點。

二線城市新房房價開始上漲,改善類新房房價上漲動力更強

1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下降0.4%,廣州持平,上海和深圳分別上漲0.6%和0.2%。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爲上漲0.1%,爲2023年6月以來首次上漲。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0.2%,降幅均與上月相同。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在採訪時表示:“數據最大的特點是,在一線城市房價上漲後,二線城市房價也開始上漲。”

在張波看來,一二線熱點城市穩步邁入“止跌回穩”。一線城市的一二手房價格持續環比上漲。二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由持平轉爲上漲0.1%,是自2023年6月以來首次轉正,這一變化值得關注,尤其是南京、杭州、成都、武漢的回升動力更強,也是本輪復甦的帶頭城市。

嚴躍進告訴記者,當前房價指數環比漲幅爲正的城市爲24個,房價指數上漲TOP5是南京、成都、上海、寧波和武漢。最值得關注的城市是南京。因爲南京屬於非常典型的市場深度調整的城市。而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南京均是房價上漲最快的城市。因此,南京的例子說明,今年要重點關注深度調整的二線城市,此類城市基本面修復動力很強,也將成爲新一輪房價上漲的先行代表。

此外,改善類新房的房價上漲動力更強。包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等多個城市144平方米以上新房價格上漲幅度都較爲明顯。從安居客重點監測的全國重點66城來看,120-150平方米、150-200平方米、 200平方米以上四室及以上戶型的熱度佔比仍然維持向上的趨勢,改善型需求維持上升態勢,保持着良好的韌性,並將在今年持續。

一線城市二手房成交量保持高位,小城市價格漲幅相對會緩和

1月份,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別上漲0.1%、0.4%和0.4%,廣州下降0.2%。二線城市二手住宅環比下降0.3%,降幅與上月相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4%,降幅均與上月相同。

張波告訴記者,一線城市尤其是上海、深圳的上漲伴隨着二手房成交量保持高位,市場已完成築底過程,處於回升階段。

當前房價指數環比漲幅爲正的城市有7個,包括:上海、深圳、寧波、成都、無錫、北京和天津。

“此類城市的特徵非常明顯,都是非常優質的大城市。其中上海和深圳市場是非常明顯的,一些好地段的核心區域的二手房,確實客戶量明顯增多,掛牌的價格也開始上調。此類城市也說明二手房的價格邏輯,即大城市更容易漲,小城市相對會緩和一點。”嚴躍進稱。

淡季不淡,往年進入到春節前,都是市場的淡季,熱度下滑明顯,但由於2024年年底翹尾行業,帶動市場熱度在1月依然保持一定高位。從安居客線上數據來看,2025年1月,百城二手房掛牌量達到229.8萬套,同比增長19.0%,充足的房源爲購房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市場逐步回暖,熱點城市有望出現小陽春

在嚴躍進看來,二手房是這兩年非常關鍵的市場,其表現不錯,和政策積極到位、價格深度調整有關係。目前一些強勢的二手房市場,其市場邏輯非常清晰,即價格深度調整後認購性價比很高、位於城市核心地段、學區資源比較豐富等。

“總體上,上半年是二手房認購的最好階段,因爲價格已經有了至少3年的調整,二手房的價格泡沫是最小的。而隨着後續二手房價格企穩,市場的判斷又會發生變化。”嚴躍進補充道。

展望後市,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一季度,會迎來季節性的反彈,即由返鄉置業、年後返城、春節前後結婚等帶來的需求反彈。這對於房價穩定形成支撐,但在存量政策應出盡出的情況下,下一步房價的穩定,期待增量政策儘快落地,推動存量盤活、去庫存、城中村改造等,能給交易帶來源頭活水。

“2025年市場逐步回暖,熱點城市有望出現小陽春。政策如利率下調、城中村改造是關鍵。1月房價顯示,市場呈現弱復甦態勢。需要注意不同城市的分化,但市場總體止跌回穩的方向不變。”張波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