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樓市新政落地促市場回溫,市場分化中顯現企穩信號。
近日,山東省住建廳等九部門聯合發佈《關於促進住房領域消費的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20條措施涵蓋房票安置、公積金鬆綁、以舊換新、老舊小區改造等多項創新政策,爲山東樓市注入強心劑。
2025年開年以來,山東省密集出臺樓市新政,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記者注意到,在當前政策組合拳下,山東省內部分市場得以重新激活,核心城市率先回暖。
日前,記者走訪濟南多個樓盤看到,部分售樓處人氣回暖,看房客流有了較明顯回升,一些樓盤出現排隊看房景象。而在此前,衆多房地產商也在春節期間推出特惠房源、購房大禮包等特色服務吸引購房者。
回顧2024年,山東出臺“樓市19條”,濟南、青島、煙臺等省內多市相繼出臺相關政策,種種利好刺激下,山東樓市逐步企穩。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山東房地產市場呈現“核心城市回暖、三四線承壓”的分化態勢。
數據顯示,2024年四季度,山東省商品房銷售面積環比增長5.2%,房價指數企穩回升,青島、濟南等城市因人口流入和資源集聚,新房成交量顯著提升。以青島爲例,2025年1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3219套,李滄區去化週期縮短至9個月。
而部分三四線城市仍處築底階段,例如淄博在2024年四季度因房票政策和公積金利率下調短暫回暖後,2025年市場熱度回落;臨沂、濰坊等地則以剛需盤爲主力,改善型需求疲軟。
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山東各地因城施策、靶向發力,政策效果不斷顯現,近期印發的《行動計劃》,也有望進一步激活住房消費市場。其中,“房票”安置與“以舊換新”有望激活存量市場,成爲此次新政的亮點。
根據《行動計劃》提出,山東將在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中推廣“房票”模式,允許跨區域轉讓、拆分使用,並提高補貼比例。同時,對一年內“賣舊買新”的納稅人退還個人所得稅,鼓勵房企以舊房抵頂新房款。此舉旨在打通存量房與新建商品房的流通壁壘,盤活市場交易鏈條。業內人士認爲,“房票”安置不僅靈活而且普惠,擴大了購房者的選擇空間和經濟負擔能力。
同時,新政還在公積金政策全面鬆綁、老舊小區改造、保障性住房與租賃市場擴容等方面也直擊山東樓市痛點。
根據《行動計劃》,購買現房貸款額度提高10%,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租房提取額同比增長20%;取消異地購房提取限制。青島、濟南等市還針對多子女家庭、高層次人才推出疊加優惠,最高貸款額度可達150萬元。
此外,山東還提出,2025年全省計劃改造老舊小區844個,惠及13.7萬戶。並在年內山東將建成10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轉爲租賃房源。相關舉措預計拉動消費投資超百億元,有望進一步帶動消費升級,並進一步緩解住房結構性矛盾,爲房企去庫存提供新路徑。
政策發力的同時,金融配套與促銷活動也同步跟進。爲加速政策見效,山東設立3000億元“白名單”授信規模,降低首付比例(首套20%、二套30%),優化預售資金監管。全年計劃組織房交會、羣團購等促銷活動超150場,利用“五一”“十一”等節點集中造勢。
業內人士認爲,新政通過降低購房成本、優化貸款條件,直接提振了市場信心,山東樓市在政策密集發力下已現企穩跡象。但同時也需要看到,核心城市與三四線城市仍存在分化,核心城市受益於人口和資源集聚,復甦勢頭強勁,而三四線城市需結合產業配套和人口吸引政策鞏固效果,市場完全復甦仍需時間。
未來,政策落地效果與城市間分化態勢將是關注重點。如何通過“精準施策”實現供需平衡,或成爲山東乃至全國房地產市場轉型的關鍵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