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多部門推出重磅新政、A股市場情緒穩步回升等因素影響,近期房地產板塊持續拉漲,不少頭部房企個股自4月末以來已上漲超50%。5月22日,房地產板塊行情進一步發酵。從私募業內近期相關動態和研判來看,不少一線私募將本輪房地產板塊行情定性爲“中期修復”,大舉建倉、增倉介入的機構相對偏少。
整體來看,預期房地產板塊實現“基本面反轉”的私募機構比例相對有限;與此同時,有部分私募預測,本輪房地產板塊的行情,可能纔行至“中盤”階段。
多數預判“中期修復”
對於有關近期房地產板塊和相關產業鏈基本面的研判,中國證券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當前一線私募機構的共識爲“中期修復”。
悟空投資投研總裁江敬文稱,今年以來有關房地產市場的宏觀政策“總體持續加碼”。一方面,過去幾年房地產行業表現不盡如人意,對經濟帶來一定影響,政策端始終在積極應對;另一方面,市場的主要關注焦點在於政策力度,就近期的政策組合拳來看,從供給和需求兩側共同發力,中期政策效果值得期待。
暢力資產董事長寶曉輝認爲,本輪新政推出之後,房地產市場的整體形勢以及房地產開發企業基本面有望出現全方位回暖。但相關政策帶來的積極影響,對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行業更多的影響是“中期修復”,目前還不能斷定爲基本面反轉,後續可能還要看市場需求、交易等方面的反饋。
世誠投資資深分析師章詩穎進一步表示,政策力度超出市場預期,在短期有助於穩定市場主體的信心,對於房地產開發商,建材家居等產業鏈是明顯的利好,實際的長期政策效果還有待觀察,後續還需要跟蹤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螺紋鋼的需求等指標。
上海某中型私募機構創始人認爲,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將率先企穩,進而實現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行業的平穩着陸。相關行業未來有實現“基本面反轉”的可能,中長期底部或已出現。
籌碼結構有利行情持續
綜合公私募機構2023年以來的持倉情況不難發現,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公募在房地產板塊長期低配。從中國證券報記者在私募業內的最新採訪情況來看,近期大舉介入地產股的私募機構同樣爲數不多,多家受訪私募機構透露,近期並未隨着行情的攀升而對地產股大幅加倉。與此同時,不少私募人士坦言,目前房地產板塊的整體籌碼結構,相對有利於行情的持續。
寶曉輝稱,從其觀察的情況來看,“去年以來公募、私募、外資等機構投資者,在房地產板塊的持倉水平較低,大家都是‘偏於謹慎’,板塊的市場共識度較弱”。
章詩穎認爲,自2021年以來,A股房地產板塊整體一直處於資金震盪流出狀態,“這種板塊低估值、機構低持倉的結構,也是最近房地產板塊大幅反彈的關鍵原因”。
從本輪房地產板塊行情中期展望的角度來看,私募業內存在較大分歧。肇萬資產總經理崔磊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資本市場對於房地產板塊的擔憂出現極大緩和,有助於市場風險偏好的回升;但自2021年以來,參與房地產板塊的A股投資者數量持續下滑,相關個股的長期博弈的條件可能並不充分,本輪行情的屬性類似於事件驅動的主題投資機會。
前述上海中型私募機構創始人則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機構的長期低配疊加基本面的關鍵邊際變化,往往能夠推升相關板塊展開一輪超預期的中長期行情,對地產股的中長期走勢持樂觀態度。
相關產業鏈看多情緒升溫
值得注意的是,在私募業內激辯房地產板塊後市的同時,看好相關產業鏈投資機會的機構,卻似乎數量更多。
崔磊表示,相關政策的出爐,極大緩解了投資者的潛在謹慎預期,也提振了市場風險偏好。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應加大對於製造業公司的投資力度,包括能夠持續受益的房地產產業鏈等領域。
寶曉輝稱,更加看好與房地產強相關的家電、保險(前期部分保險機構在房地產行業有一定債權類、股權類資產)等板塊的長期表現。
江敬文也認爲,在房地產產業鏈條中,應更重視一些方向的中長期產業趨勢,如部分供需緊平衡的週期品種,能夠受益於“出海邏輯”的家電和工程機械等標的,投資者可進一步優化相關方向的投資配置。
名禹資產稱,現階段市場預期轉向,預計將帶動房地產板塊估值持續修復,相關產業鏈的優質龍頭值得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