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房企融資規模同比減少15.1% 信用債佔比近六成

2023年房企融資規模延續下降態勢。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3年,房地產行業共實現非銀類融資7222.7億元,同比下降15.1%。其中,信用債發行規模佔比近六成,成爲融資主力;信託融資規模同比下降超七成。

數據顯示,2023年,房地產行業信用債發行規模爲4233.1億元,同比下降9.1%,佔總融資規模的58.6%,較上年同期上升3.9個百分點。平均發行期限3.05年,其中發行期在3年以上的佔比42.0%,比上年同期下降8.5個百分點,期限明顯縮短。

從單月來看,2023年一季度,信用債發行連續回升,3月發行規模達到600億元以上的相對高位,二季度信用債發行規模整體呈下降趨勢,6月發行規模已不足400億元。下半年僅7月和11月信用債發行規模略有回升,發行規模在300億元以上,總體呈下降趨勢。

從發行結構來看,信用債的發行主體以央企、地方國企爲主,年內國央企發行佔比近90%,較去年同期上升6.6個百分點;民企和混合所有制企業發行佔比相比去年同期下降。儘管支持民企發債第二支箭被反覆強調,但2023年內民企發債仍保持低水平,從發行企業來看,2023年發債民企和混合所有制企業爲15家,基本是規模較大尚未出險的企業,總體發債企業覆蓋範圍相對有限,難以滿足再融資需求。

從單月來看,2023年3月—6月,民企和混合所有制企業信用債發行規模較爲穩定,發行量處於2022年11月以來較高水平,單月發行規模30億元—60億元,7月—8月民企和混合所有制企業發行規模較上年明顯上升,單月發行量達到70億元以上,11月—12月發行規模出現翹尾,月度發行規模略有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信託融資規模銳減。數據顯示,2023年信託融資規模爲297.4億元,同比大幅下降71%,佔總融資規模的4.1%,較上年同期下降了7.9個百分點;平均發行期限爲1.82年。

中指研究院指出,隨着行業週期下行,前期房企信託違約事件頻發,機構投資更爲審慎,導致整體投資規模大減,2023年6月以來,信託融資金額連續下滑,個別月份單月融資不足10億元,僅在12月出現翹尾,信託融資渠道接近消失。

從融資成本來看,中指研究院指出,受近期高成本的信託融資規模下降和成本下降等因素影響,行業平均融資成本明顯下降。

數據顯示,2023年行業平均融資利率爲3.81%,同比下降0.16個百分點。其中信用債平均利率爲3.57%,同比上升0.14個百分點;海外債平均利率爲6.39%,同比上升1.29個百分點;信託平均利率爲7.05%,同比下降0.47個百分點;ABS平均利率爲3.60%,同比上升0.13個百分點。

中指研究院認爲,2023年融資政策持續寬鬆,但融資總規模仍在下降通道,受市場復甦勢頭持續轉弱等因素影響,投資人對房地產行業投資信心遲遲未能修復。整體來看,信用債在市場緩慢復甦、政策鼓勵下,發行規模有望保持穩定,特別是優質民企將獲得相應發行機會;海外債、信託仍將維持零星發行狀態;ABS成爲僅次於信用債的融資渠道,有底層資產支持的CMBS/CMBN、類REITs仍將保持較高發行佔比。

中指研究院建議,對於穩健型房企,可利用當前融資寬鬆政策,置換獲取低息長期資金,提升財務彈性,同時積極利用REITs等政策出臺時機,在盤活持有物業的同時形成持有物業運營金融閉環,發展資產管理業務。出險房企也需藉助當前金融政策窗口,積極與金融機構對接,對債務能展盡展,同時積極盤活存量資產,提升自身流動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