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整體銷售不佳 房企積極尋找新增長極

近期,上市房企陸續披露2023年12月及2023年銷售業績。從銷售情況看,2023年房企整體銷售業績不佳,部分頭部房企銷售放緩明顯,有的房企建築類業務有所增長,不少房企將代建等業務作爲新的增長極。

尋求業務多元化

1月2日晚,萬科A發佈公告,2023年12月,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面積256.7萬平方米,上年同期爲286.9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爲329.8億元,上年同期爲397.6億元。2023年,公司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2466萬平方米,上年同期爲2630萬平方米;實現合同銷售金額3761.2億元,上年同期爲4169.7億元。

根據中指研究院發佈的《2023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排行榜TOP100榜單》,TOP100房企2023年銷售總額爲62791億元,同比下降17.3%。2023年,銷售突破千億元的房企共16家,較去年同期減少4家,百億房企116家,較去年同期減少14家。

有的房企雖然銷售業績下滑,但建築類業務有所增長。舉例來看,中南建設公告顯示,2023年12月,公司合同銷售金額爲18.3億元,銷售面積爲14萬平方米。2023年,公司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398.8億元、銷售面積333.2萬平方米,同比分別下降38.6%和38.7%。建築業務方面,2023年12月,公司新承接項目15個,預計合同金額合計3.6億元。2023年,公司新承接項目預計合同金額35.5億元,同比增長2.1%。

值得注意的是,從近期房企表態看,不少房企將代建等業務作爲新的增長極。

碧桂園總裁莫斌表示,2024年,面對仍然大量的交付任務,公司要始終不放鬆對品質的要求,開放工地接受業主的參觀和審視。新的一年,在保交付、保經營、保信用的同時,努力把握新機遇,走出新模式,從而鍛造一個更加健康的碧桂園。“一體兩翼”的戰略佈局,讓公司探索到新的生機,科技建造不斷成熟,博智林機器人經過五年的投入和準備,商業化已初見成效,代建代管正成爲新的業務增長極。

新城控股董事長王曉松表示,2024年,公司將繼續沿着既定的戰略堅定前行,不斷夯實地產開發、商業管理、物業服務三大板塊,持續打造輕資產代建代管業務平臺。

拿地態度不一

除披露銷售情況外,不少房企還披露了拿地情況。從房企拿地態度看,近期房企對待拿地態度不一。

有的區域房企延續此前積極拿地態勢。濱江集團2023年12月28日晚間披露關於競得土地使用權的公告顯示,12月28日,公司及杭州地鐵開發有限公司以聯合體名義競得杭政儲出[2023]179號住宅用地使用權,建設用地面積爲32946平方米,容積率爲2.2,土地總價爲171835萬元,公司權益比例爲73%。

津濱發展2023年12月18日晚間披露的關於通過公開掛牌方式獲得土地項目的公告顯示,爲增加公司項目儲備,公司全資子公司濱和公司於2023年12月18日以聯合競買方式通過參與公開掛牌獲取了津濱開(掛)2023-4號地塊項目。土地用途爲城鎮住宅、商服用地,城鎮住宅用地70年、商服用地40年,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爲38178.3平方米,成交價格爲6.8億元。

也有不少房企披露近期未拿地。以萬科A爲例,公司日前公告稱,自2023年11月銷售簡報披露以來,公司無新增開發、物流地產項目。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