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海樓市信貸優化政策和普通住宅標準新規實施。新政實施一週以來,上海一二手房市場成交明顯增加,部分一手樓盤成交較新政前一週翻倍,二手房日均成交較11月平均水平增加近三成。一手樓盤由於定價機制原因,價格沒有明顯變化;二手房方面,部分房東大幅降低掛牌價格。
二手房成交“火熱”
上海市房地產交易中心數據顯示,新政實施首周(12月15日-12月21日),二手房成交4181套,日均成交量約爲597套。
上海鏈家研究院數據顯示,11月上海全市共成交二手房1.41萬套,日均成交約470套。以此爲基準計算,12月15日-12月21日,上海二手房日均成交套數較11月日均水平高出約27%。
從成交走勢來看,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在新政實施後前三天爆發,12月15日至17日,日成交分別爲662套、738套和639套。行業人士表示,新政實施後短期成交量大增,可能是由於前期累積的單子流程加快所致。
近幾日,上海二手房成交頗爲火熱。12月19日,上海二手房日成交量爲487套,20日和21日迎來強勁反彈,日成交量分別爲566套和568套。23日,上海二手房成交量達到754套,爲新政實施後單日最高成交套數,較11月日均成交量高出60%。
上海樓市新政實施後,房產中介機構迎來“開單”行情。有中介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身邊有同行一天內促成兩單二手房交易。
一手房成交回暖
近一週,上海一手房成交量大幅回暖。以“龍湖虹橋·青雲闕”新樓盤項目爲例,該項目位於上海嘉定,主要爲總價600萬至700萬元、均價62136元/平方米的剛需樓盤。記者從項目負責人處瞭解到,新政落地後首個週末來訪顧客和成交量爆發,近一週項目成交量較新政前環比上漲約100%。項目負責人表示,由於首付和利率降低、稅費降低等因素,目前顧客的付款週期大幅縮短。
記者在楊浦區“中海海上和集”項目售樓處瞭解到,隨着新政實施,新房首付降低,部分前期處於猶豫中的客戶加快簽約購房速度。此外,銷售人員表示,購房者的看房熱情有所升溫。記者傍晚在售樓處注意到,儘管夜幕降臨、天氣寒冷,售樓處仍然基本坐滿前來諮詢瞭解的顧客。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12月14日至12月21日,上海一手房成交量爲3508套,而上海市11月共成交新建商品房5300套,新政公佈8天內的成交量約爲11月整月的三分之二。從日均成交量來看,12月14日至12月21日,上海一手房日均成交量爲438.5套,遠高於11月176.7套的日均成交量。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從上海市場來看,各售樓處近期積極宣傳利好政策,確實有很多人從觀望開始轉向諮詢和購房,所以政策效應在積極釋放。普通住宅標準調整,不光對二手房有影響,對新房也有影響。一些房源納入到普通住宅的範疇,客戶認購的積極性也會增加,因爲未來潛在的稅費成本是降低的。
部分房東降價出手
記者調研瞭解到,雖然成交量大增,目前上海一二手房價格並未出現整體上漲。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二手房房東主動降價,以加快成交速度。
上海一名職場白領告訴記者,在上海有兩套房,有套“老破小”想趁這波行情賣掉,前期掛牌350萬元,近期降價30萬元仍無人問津;但小區鄰居有套較大戶型的房子爲了儘快出手,從780萬元降到580萬元後火速成交。
徐彙區一中介對記者表示,前期一套158平方米、總價約1500萬元的住宅,在政策調整後仍不符合普通住宅標準,但業主願意做出讓步,實施“買賣雙方稅費各付”方案,購房者可少花80餘萬元的稅費支出。
徐彙區另一位中介對記者表示,一套掛牌價1150萬元、128平方米的住宅,業主願意以1000萬元出售並贈送車位,即直降150萬元,再疊加普通住宅標準調整後的稅收優惠政策,買房者可少花近200萬元。
諸葛找房數據顯示,12月11日至17日,上海掛牌二手房源中,漲價房源量爲2316套,降價房源量爲21276套。記者從市場分析人士和中介處瞭解到,近期降價房源的房東多爲擁有多套房的房東。
由於定價機制原因,上海一手房價格無明顯變化,部分開發商前期促銷優惠政策持續。以上海寶山區“保利·海上臻悅”項目爲例,銷售人員10月時曾向記者表示,可爲符合條件的部分顧客申請首付延期。記者22日瞭解到,上述促銷政策還在延續中。顧客付訂金後,需要提供房產證等證明文件,先支付首付的一部分;等顧客賣掉手中房子後,再補足全部首付,最長可以延期半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