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至22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明年的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重點抓好4大板塊18個方面工作。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的新機制,完善房屋從開發建設到維護使用的全生命週期基礎性制度,實施好“三大工程”建設,加快解決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住房問題,下力氣建設好房子,在住房領域創造一個新賽道。
明確2024年工作重點
會議明確,2024年要重點抓好住房和房地產板塊、城鄉建設板塊、建築業板塊、基礎支撐板塊4大板塊工作。
住房和房地產板塊方面,會議明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新形勢。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準施策,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優化房地產政策,持續抓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穩妥處置房企風險,重拳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的新機制,完善房屋從開發建設到維護使用的全生命週期基礎性制度,實施好“三大工程”建設,加快解決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住房問題,下力氣建設好房子,在住房領域創造一個新賽道。
城鄉建設板塊方面,要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增進民生福祉、推進共同富裕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積極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做實做細城市體檢。研究建立城市設計制度,再改造一批城鎮老舊小區,重點解決加裝電梯平層入戶、停車難等問題,建設一批完整社區,補齊一老一幼等設施短板。
建築業板塊方面,會議明確,深化建築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在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上下功夫,努力爲全社會提供高品質建築產品,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大力發展新型建造方式,穩步推進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峯工作,抓好智能建造城市試點,穩步發展裝配式建築。優化建築市場環境,強化市場監管,高質量開展清欠行業企業賬款工作。
基礎支撐板塊方面,適應從解決“有沒有”轉向解決“好不好”的要求,大力加強基礎性工作,爲推動住房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築牢根基。完善工程建設標準,圍繞建造好房子,發佈住宅項目規範。
助力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對於上述提到的“三大工程”,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精準有效”的方向下,金融機構有望加大對“三大工程”等領域的支持,推動經濟發展動能轉變,助力房地產業新模式構建,並積極配合房地產風險化解、地方政府化債。
對於城鄉建設板塊提到的“城市更新”,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城市更新是對城市空間結構的重新佈局,土地資源的重新開發,經濟利益的重新分配和區域功能的重新塑造。城市更新已不僅侷限於簡單的拆除和重建,其內涵已擴展到城市結構、功能體系及產業結構的更新與升級等多方面的內容。城市更新將成爲“十四五”期間各地城市發展的重要內容。
市場有望逐步企穩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還對2023年重點任務進行盤點。在城市建設方面,截至11月底,全國共實施各類城市更新項目約6.6萬個。其中,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惠及882萬戶居民;加裝電梯3.2萬部,增設停車位74.6萬個,增設養老、托育等社區服務設施1.4萬個;改造城市燃氣等各類管道約10萬公里,有效增強了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4%,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8%,商品房銷售額下降5.2%,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21.2%。
專家認爲,展望2024年,預計市場將進一步分化,高質量、好地段、好服務的新房項目具備市場潛力,整體市場形勢有望進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