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記者孫蔚)作爲樓市風向標,一線城市有關房地產政策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12月14日,北京和上海相繼發佈樓市重磅新政,下調了首套房與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與房貸利率下限,並對普通住宅認定標準進行了調整。業內人士紛紛表示,本次京滬接連鬆綁購房政策無疑向市場傳遞出了重大利好信號,對整個房地產市場信心重塑和鞏固回升具有積極作用。
首付比例大幅下調
12月14日,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等印發了《關於調整優化本市普通住房標準和個人住房貸款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北京首套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統一調整爲30%;二套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購買城六區外住房爲40%,購買城六區內住房爲50%,另外,貸款最長年限也由此前的25年調整爲30年。
此前,北京個人購買首套房,普通住宅首付比例爲35%,非普宅首付比例爲40%;個人購買二套房,普宅首付比例爲60%,非普宅首付比例爲80%。
記者簡單計算了一下,此次調整後,北京購房人首付比例分別降低了5%—40%,降得最多的是過去購買非普宅郊區二套房的情形,首付比例直接從80%降低到40%。
就在北京發佈《通知》後,上海也在12月14日跟進優化調整了房地產市場的相關政策,首付比例由原來普宅爲50%、非普宅爲70%,調整爲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寶山、金山6個區以及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最低首付比例爲40%,其他區域爲50%,最高下調了30個百分點。
以購買500萬元的二套住宅(過去被認定爲非普宅)爲例,北京城六區外的住房,首付比例將由400萬元減少至200萬元,上海嘉定等區域的住房,首付比例將由350萬元減少至200萬元。
優化普宅認定標準
在二手房交易中,稅收優惠通常與住宅性質掛鉤,如果是普宅,在繳納增值稅等時,將享受優惠政策。根據規定,個人出售2年以上的普宅,免徵增值稅;個人出售2年以上的非普宅,差額徵收增值稅,稅率爲5%。
此次《通知》對普宅認定標準進行優化。調整後,北京五環以內符合普宅標準的房屋單價從過去的3.96萬元/平方米提高到8.5萬元/平方米;五環到六環房屋單價標準從3.168萬元/平方米提高到6.5萬元/平方米;六環外達標的房屋單價標準從2.376萬元/平方米提高到4.5萬元/平方米。
對比政策出臺前後變化,北京普宅認定標準的優化主要包括單套建築面積由140平方米以下調整爲144平方米以下,價格標準取消了總價限制,五環內成交單價上限提升了1.15倍;五環到六環成交單價上限提升了1.05倍;六環外成交單價上限提升了89%。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對記者表示,2023年1—11月,北京五環內新房成交均價爲91594元/平方米,五環到六環成交均價爲58566元/平方米,六環外成交均價爲35656元/平方米,此次普宅認定標準明顯上調,將促使更多原本屬於非普宅的住房轉爲普通住宅。根據北京住建委數據,全市普宅佔比將提高至七成左右,明顯降低購房者的交易稅費(主要爲增值稅和附加稅),從而降低了購房成本。
上海的新政也對普通住宅認定進行了調整,取消了此前關於“內環以內每套總價低於450萬元,內外環之間低於310萬元,外環以外低於230萬元”的要求,即可以享受優惠政策的普通住宅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一是五層以上(含五層)的多高層住房,以及不足五層的老式公寓、新式里弄、舊式里弄等;二是單套住房建築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下(含144平方米)。
下調房貸利率下限
此次調整,北京、上海同步降低了房貸利率下限。北京城六區首套、二套利率下限分別爲LPR+10BP、LPR+60BP;非城六區首套、二套利率下限分別爲LPR、LPR+55BP。上海房貸利率下限下調幅度整體高於北京,首套房貸利率由LPR+35BP降至LPR-10BP,下調了45BP;二套房貸利率由LPR+105BP降至嘉定等區域爲LPR+20BP,其他區域降至LPR+30BP,最高下調了85BP。
據記者簡單測算,與原來北京首套房貸利率下限爲LPR+55BP、二套利率下限爲LPR+105BP相比,此次房貸利率均明顯下調,其中非城六區二套房貸利率下降幅度最大,下調了50BP。
陳文靜對記者表示,房貸利率下限的調整降低了購房成本。以貸款200萬元爲例,北京非城六區二套住房,按還款25年、房貸利率由5.25%降至4.75%計算,每月還款額將由11984.95元減至11402.35元,每月減少582.6元;上海嘉定等區域二套住房,按還款30年、房貸利率由5.25%降至4.4%計算,每月還款額將由11044.07元減少至10015.22元,減少了約1029元。
另外,北京將貸款時間由25年延長至30年,有利於降低購房者單月的還款壓力。以貸款200萬元爲例,利率統一按4.75%計算,貸款時間延長後,每月還款額將由11402.35元減少至10432.95元,每月減少969.4元。
帶動市場升溫明顯
此次京滬兩地樓市新政出臺後,對市場的影響立竿見影。12月15日正在上海出差的姜女士對記者表示:“我得趕緊買票回北京,週末房子的帶看量肯定起來了,已經接到好幾個銷售員的電話了。”
12月16日,記者走訪了鏈家、我愛我家等多家中介機構瞭解到,中介門店諮詢量明顯上漲,但因天氣嚴寒,帶看量沒有想象中那麼多。不過,部分之前觀望的客戶果斷出手了,有置換的客戶迅速實現了“賣一買一”。
“今天看房的人一下子就多了。”在北京麗澤橋某樓盤售樓處,銷售經理對記者表示,新政之後購房成本更低了,買房人購房意願也有明顯提高。“新政發佈當晚就有很多客戶主動聯繫置業顧問,諮詢房源情況,當晚客戶主動諮詢量是平日晚間的5倍以上,不少客戶加快了購房節奏。”
也有新房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情況沒有料想得那麼誇張,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購房人都很謹慎。”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北京、上海新房成交量出現了較爲明顯的積極變化,尤其是12月16日和17日週末兩天,新房成交量明顯高於以往同期的成交水平,其中,北京漲勢更爲強勁,12月17日新建商品住宅單日成交364套,高於近一週平均水平89.02%,且創10月份以來日度成交新高。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於12月16日達到月內次高峯558套,次日有所回落,但仍高於近一週的平均水平。不僅新房出現較爲明顯的回升態勢,二手房成交量也改善上升。週末2天,上海二手房成交量持續攀升,12月17日單日成交639套,高於近一週平均水平28.24%,且創12月份以來日成交新高。北京二手房市場成交相對平淡,熱度不及新房。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對記者表示,此次北京、上海的樓市新政整體超出預期,普宅標準的調整和預期一致,但大幅度下調二套房首付比例明顯給了市場更大的刺激,也向市場傳遞出拉動樓市迴歸穩定的堅定決心。
“從深圳11月底出臺優化購房政策的效果來看,安居客線上熱度出現快速上漲,並持續了近半個月,同時也帶來11月市場成交量有效提升。因此,京滬的政策效力預計也將在12月帶來樓市熱度提升和成交量提升。”張波認爲,目前“認房不認貸”“首付比例下調”“普宅標準調整”政策工具箱中的三項重大內容悉數出臺,從後續來看,預計春節前不會再有大的政策落地。明年一季度末,一線城市或會根據市場反饋再進行政策跟進,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限購政策能否放鬆,這也是一線城市中政策效力最爲明顯的內容。2024年,樓市在分化的基礎上,有望更堅定向“穩”的方向有序邁進。
中原地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表示,北京房地產市場政策依然是全國調控力度最嚴格的,此次發佈的新政有利於市場走出低迷,預計2023年最後半個月直到2024年一季度,市場有望出現一個小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