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配售型保障房,各地進展如何?

據央視新聞消息,12月13日,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行的2023-2024中國經濟年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董建國表示,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改革的重點是拓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新路子,最終是要實現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場滿足多層次改善性住房需求,最終建立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今年,多個重點會議中均提到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而改革的重點是拓展配售型保障房。目前,深圳、南寧首批配售型保障房在做安排。那麼,配售型保障房對於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破解房地產發展難題有何意義?各地在推動配售型保障房建設方面如何提速?

改革的重點是拓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等“三大工程”是今年的重頭戲,而配售型保障房被認爲是破題思路。

今年11月份,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倪虹就曾指出,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這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根據房地產市場新形勢推出的重要舉措。目前,有關工作已經啓動。倪虹表示,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制度和供應體系、重構市場和保障關係的重大改革。這次改革的重點是拓展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新路子,最終是實現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場滿足多層次住房需求,建立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

不同於限價房、共有產權住房等,配售型保障房是一個新物種,採取封閉運行、不得上市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8月25日,國務院審議通過一項重要的指導意見——《關於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指導意見》(14號文),旨在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和供給,重點是建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此後的9月4日,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峯強調,保障性住房建設是艱鉅複雜的系統性工程,要堅持規劃先行、謀定後動,紮實做好前期工作、嚴格項目管理和成本控制,綜合考慮市場形勢,合理把握建設節奏。要建立公平公正的配售機制,加強監督審計,重點針對住房有困難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羣體及政府引進人才,按保本微利原則配售。保障性住房要實施嚴格封閉管理,不得上市交易。

封閉管理、不得上市交易,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保障房的供給,最大限度地保障基本住房民生問題的解決。

在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看來,配售型保障房是新時期住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打造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一個重要抓手。配售型保障房針對的是中間羣體,包括新市民、人才以及剛落戶的工薪階層和無房戶,爲他們來打造一個新的住房產品,這是住房保障的一部分。

李宇嘉進一步表示,配售型保障房的出現解決了幾個問題,一是讓供應適應需求,這類產品保本微利,最大的優勢就是價格較低,同時要求其公共配套與商品房類似,低價的優勢就更加凸顯出來。二是封閉流轉避免房子被錯配給不需要的人,或被套利、被尋租,從而分配給真正需要的人。同時,封閉流轉,不影響購房者購買商品房,不會對商品房造成衝擊,這就達到一個目的——將房地產的體量保持下來,不至於出現斷崖式下行。

深圳、南寧啓動配售型保障房規劃、建設

自“14號文”出爐後,有個別城市在配售型保障房的規劃與建設上已經開始行動。

11月28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寶安管理局發佈的關於寶安區[機場東地區]法定圖則06-11地塊規劃調整的公示中,出現“建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字眼。

此後的11月29日,深圳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發佈《龍崗區寶龍街道等8個保障性住房項目基坑支護、土石方及樁基礎工程(批量招標)》。值得關注的是,原招標項目名稱爲“深圳市第一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基坑支護、土石方及樁基礎工程(批量招標)”。

從這條公告可以看到,深圳第一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總共安排了8個項目。

11月,南寧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也按以需定建的原則,彙總梳理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先導項目7個、住房7200套,總投資約39億元,其中2024年計劃建設住房4000套。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配售型保障房在各地的推動處於初步探索階段,公開項目落地的城市並不多。

落地提速需解決土地劃撥有效供應等問題

臨近年末,隨着各大重磅會議的召開,爲明年的房地產政策制定與落實提供方向。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認爲,隨着“14號文”印發、住建部領導表態,預計明年配售型保障房將在部分城市探索實施,在取得一定經驗後加速推廣建設。屆時,由公租房、保租房、配售型保障房構成的住房保障體系得以構建,進而推動市場+保障、購+租的住房制度加快完善,探索新的發展模式更進一步。

“通過建立保障房和商品房的雙軌制體系,保障房保基本需求,商品住房迴歸商品屬性,有助於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陳文靜如是說。

但是,配售型保障房在地方落地方面,如何提速與破題呢?

李宇嘉指出,這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地方政府的積極性,畢竟配售型保障房會衝擊地方政府土地財政;其次是劃撥的地塊能不能實現有效供應,如果在外圍劃撥,肯定不行,只有在中心城區或新規劃的人口產業密集區域,才能解決大家願不願意買的問題。如果建的位置不好,再加上封閉流轉,估計會產生一堆新的庫存。

“這種調整住房供應結構是自上而下的一個改革,地方政府要落實自己的主體責任,就必須要來做這個事情,對於它的效果,我們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去觀察。”李宇嘉補充說。

新京報記者 段文平



Scroll to Top